你无法想象,一个处在争吵、脏话满屋、总是被挨打、总是会被父母埋怨的家庭的孩子,他们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怎样自己艰难、纠结、甚至自责的生活在这个社会。

《致命ID》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将要被执行死刑的杀人犯--麦肯·瑞夫,但在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夜,他的心理医生发现他具有多重人格,于是召集案件相关人士亲眼见证他的人格分裂时刻。

由于麦肯·瑞夫幼年时遭受妓女母亲的虐待,精神出现问题,在自身分裂出了11个人格,他的心理医生诱导他进入梦境后,麦肯·瑞夫将11个人格想象成11个具体的人,把11个人困在一个旅馆内,让其中一个本体的人格去杀戮其他10个多余的人格,希望留下最善良的那一个,但无奈的是,最终善良的人格并没有抵挡过去邪恶的人格,反而最邪恶的本体人格留存到了最后。

在慌乱之中,麦肯·瑞夫误杀了他的心理医生和押运他的一名警察。麦肯·瑞夫的心理治疗最终以失败告终。

一个童年遭受过重创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治愈自己。

你以为这只是电影演绎出来的,夸张不现实,所以才带给人们如此惊悚的效果,但现实事件比这更惊悚。

影片与《24个比利》这本书及其相似,而《24个比利》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是美国的一名连续强暴案嫌犯,但他却对自己的罪行没有任何记忆,这也就代表了,犯下罪行的是比利身上的一个人格。

经调查发现,由于比利自8岁起失去父亲并受到继父虐待和侵犯,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16岁自杀未遂,比利本体的人格便被其他人格保护封存在体内7年左右,他的一些人格促使他想要逃离这个世界,另一些人格安慰他活下去,于是人格在他的体内轮番占据,24个人格拥有不同的性别、国籍、年龄、能力等。而比利本人虽然犯下重罪,却获判无罪。

再看另一个真实案例。2008年奥地利发现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地下室囚禁侵犯亲女儿24年”的案件。

1984年,约瑟夫将自己刚满18岁的女儿伊丽莎白骗到家中地下室,将其囚禁并强奸,其母亲发现失踪的女儿后报警,但警察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一个月后,家中收到伊丽莎白的来信,信中表达自己离家的理由并且希望不要再寻找她,母亲信以为真,但谁都不知道,信是伊丽莎白在父亲的威胁下写的。

24年内,伊丽莎白在地下室独自产下7个孩子,其中3个被约瑟夫称作孤儿收养在家,1个夭折,其余则生活在地下室里。2008年的一天,19岁的大女儿突然生病昏倒,在伊丽莎白的哀求下,约瑟夫将孩子送去医院治疗,这也是该案件被发现的一大契机,在医生的察觉和警方的调查下,约瑟夫的兽行被发现且公布与众。

身为父亲的约瑟夫为何会做出如此兽行呢?

在心理医生的询问调查下发现,约瑟夫心理扭曲的原因或来源于他的单亲母亲,他表示:“我有着一个噩梦般的童年。我的母亲根本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小时候,我经常挨打,我对她和她的喜怒无常感到恐惧。她总是侮辱我,说我是魔鬼、罪犯,说我一无是处。她的侮辱使我变得软弱、没有尊严。12岁时,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任人宰割,我要主宰他人。”在警方的调查下发现,伊丽莎白并不是约瑟夫的第一个受害者,约瑟夫的母亲也受到过自己儿子的囚禁和伤害。在其母亲生病期间,约瑟夫将其带入一个房间内,并把窗户用砖砌死,将其囚禁,直到去世。

可能在约瑟夫的内心深处一直没有原谅自己的母亲,他痛恨自己的童年生活,痛恨带给他噩梦的母亲,像《致命ID》中麦肯·瑞夫的本体人格毫不犹豫杀害了类似于母亲的一个人格。

“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你的身边有沉默寡言、行为举止异于常人、自卑自责的人,你无法想象一个人的伤疤下曾经是怎样的伤口,你也没有资格去嘲笑和议论那个伤疤,请多多爱护他们,多给他们一点点温暖。

细细想来,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可能来源于外界,也可能来源于原生家庭,但我们要做的不是颓废和放弃,我们要学会与他们和解,放下自己的心结,因为未来有更好的生活等着我们。
(本篇文章只是对于影片和案件进行分析,事件具有代表性但较为极端,并不是普遍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