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10时起,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刑事案件案犯所持有的手机号码18611999999进行公开拍卖。该号码起拍价为100元,保证金为20元,每次加价幅度为2元,竞价周期为1天。
到11月25日上午10时,本场拍卖结束,最后,一肖姓买家以最高价26145892元竞得这一手机号码。
一个手机号码拍卖了两千多万,毫无疑问,这次竞拍成功是恶意哄抬价格。事后必定悔拍,因为再有钱 也不会傻成这样!
那么司法拍卖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有什么后果?
一,其所缴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
二,重新拍卖的价款若低于原拍卖价款,所造成的差价、费用损失等由原买受人承担。
三,人民法院可以对恶意抬价的买受人,采取罚款、拘留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这位肖姓买受人七日内不支付这两千六百一十四万多元尾款,这次拍卖实际是等于流拍了,再次拍卖,假如成交价是十万元,他应该补齐两千六百零四万多元差价。问题是他会愿意承担么?
恶意抬价,从法律后果来说是很严重的,但是如何将这些惩罚措施付诸实施,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法院真正能够采取措施的,就是没收保证金,这次拍卖的保证金只有20元,这个惩罚形同虚设。
网上报名竞拍,报名者很可能是用别人身份证,甚至用假身份证,要追查到买受人,必须要依靠公安机关的侦查,而公安机关侦查又必须达到刑事立案的要求!所以很多不知敬畏、自以为聪明的人,无聊之外,认为花的钱少,可从中找到了许多乐子,严重地亵渎了法律威信!长此以往,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网拍活动!
建议有关机关对这种违法行为引起重视,抓中重点,严厉打击典型犯罪,并公之于众,让人们引以为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