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行修法
加行之后,将进入正行的修习,从总说和别说两部分加以说明。
1.总说修法
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若于所缘随意修习,依自己所想之数目与次第而修者,从初即养成任意之习惯,将至一世之善行无成,反成有过。故最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应决定其数目次第。此后应起猛利坚固之心,以自克服,务令如其所预定而修。于此定课不得轻易增减,随时变易,须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
正行,即主修法门。在《道次第》中,正行部分主要有依止法、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深信业果、发出离心、发菩提心、止观等,其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是观修的内容。
“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也。”所谓修道,就是将心从不善的所缘中调整出来,令之安住于善的所缘中,通过不断调整练习,达到熟悉安住的效果。
“若于所缘随意修习,依自己所想之数目与次第而修者,从初即养成任意之习惯,将至一世之善行无成,反成有过。”安住于善所缘之后,就应次第而修。如果对所修内容没有固定安排,而是随心所欲,按自己决定的数目和先后秩序进行,从开始就养成任意为之的习惯,将终身难以成就,甚至会使这种错误习惯固定下来,成为障碍修道的过失。
“故最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应决定其数目次第。”所以在修道之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皆应确定数目(修几座)及次第(先后顺序)。因为修行就是正确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以依止法为例,《道次第》规定每天应修四座,我们就要以此作为常课,并按论中所说持之以恒地观修,才能形成稳定的正念力量。否则,时而修念死无常,时而观三恶道苦,就无法达到所修效果。就像一壶水,刚烧得有几分温热,又换成另一壶,刚有的几分温热又冷却了,怎么可能将水烧开?所以,在修行的数目和次第上必须确定,尤其是对初学者,更要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此后应起猛利坚固之心,以自克服,务令如其所预定而修。于此定课不得轻易增减,随时变易,须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形成定课后,就要以勇猛精进之心克服障碍,务必按照事先规定的功课修习。对于这些定课,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也不能随意改变,必须具足正知正念而修。良好习惯是修行成就的保证,不能今天心血来潮修五六座,明天又找个借口一座不修,这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必须特别加以注意。
任何一种观修,都是通过思惟善所缘境帮助我们获得正念。对常人来说,一旦遭遇违缘,烦恼便随之而来。而对一个训练有素的修行人,无论面对什么境界,都有能力保有正念。其实,止观并不神秘,世间很多事都需要止和观的参与。比如体育训练,既要将动作调整到位,又要不断练习使之纯熟。其中,调整式的训练就相当于观,而熟悉式的训练就相当于止。《道次第》的修行也是同样,比如修依止法——修观(观察修)时,通过思惟善知识功德生起恭敬心;修止(安住修)时,则令心安住于恭敬中。如果凡夫心现起,就要再观察,再思惟,直到恭敬心再次生起。在反复不断的训练中,这一心行就能逐步稳定并保持良好状态,最终任运自如。
2.修习依止法
先修依止之胜利,及不依止之过患。
次,多起防护,绝不放任,令有寻求师过之心。尽我自己所知师之戒定慧等德,数数思惟,乃至净信未生以来,恒修习之。此后又念于己已作、当作种种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经说,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间而修习之。
本论略示修法部分,主要是以依止法的修习为例。
“先修依止之胜利,及不依止之过患。”首先,是修习依止的殊胜利益及不依止的过患。其中,依止的利益有八种:一、能得佛位;二、诸佛欢喜;三、一切魔眷不能为害;四、烦恼与恶业自然遮止;五、善缘增长;六、世世不离善知识;七、不堕三恶趣;八、暂时与究竟安乐如愿而得。而不依止和不如法依止的过患也有八种:一、轻师即等于轻佛;二、乱师意而使生嗔恨,如其所乱一刹那,即摧毁一劫善根,得一劫地狱苦;三、不如法依止师者,即修密法殊胜方便,亦不能得悉地;四、不如法依止师,虽依密相续勤习经教,等修地狱因;五、不如法依止,对于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速灭;六、生病痛不乐意事,常相缠扰;七、后世常流转于无边恶趣;八、生生世世与善知识睽违,不能值遇。时时思惟如法依止及不依止的利弊,才能自觉修习依止法,而不是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
“次,多起防护,绝不放任,令有寻求师过之心。”其次,对凡夫心严加防护,绝不容许丝毫放任,以免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凡夫总是惯于寻求他人过失,也惯于对得到的一切不加珍惜。对于这两种心行,我们要严加防范,因为这将损减功德法财,正如《永嘉证道歌》所言:“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尽我自己所知师之戒定慧等德,数数思惟,乃至净信未生以来,恒修习之。”对于自己所了解的,师长的戒定慧等功德,必须反复思惟。在没有真正生起净信之前,持久不断地加以修习。即使我们目前尚未对师长生起寻过之心,但如果恭敬心不曾圆满,今后也随时可能犯错。防患于未然的方法,便是“净信为本、念恩生敬”。关于这两点,已生恭敬心者也不能忽视。因为任何心念都是缘起的,没有彻底巩固之前,还须通过观修和实践不断滋养。
“此后又念于己已作、当作种种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经说,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间而修习之。”其后,还要思惟师长对于自己的恩德,包括目前已作的利益,和未来将作的利益,正如之前所引《十法经》、《华严经》等经文所说的那样,在恭敬心不曾真正生起之前,应当以念恩心时时思惟,时时修习。
对于多数学佛者来说,往往既有恭敬心,也有不恭敬心。那么,恭敬心生起后,不恭敬的心理是否会立刻消失呢?其实种子还是在的,只不过变弱了,暂时不起活动而已,但这一潜藏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断除。依止法所要做的,正是令恭敬心不断强大,逐渐削弱乃至完全取代不恭敬心,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修习。
三、结行修法
所积诸善,由《普贤行愿》或以《净愿七十颂》等,于现在究竟诸所应希愿处,以猛利欲乐而回向之。
如是,每日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四次修习。初修之时,如其太久,易为沉掉所扰。若于此串习,将来纠正甚难,故须时间短少,次数增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心。否则将一见座位便生厌呕,必待修习稍熟,乃可渐次延增。于一切所缘,务令不急不缓,离过而修,则障难鲜少,疲劳昏沉等皆能息灭也。
结行,就是修行结束时的回向。无论修加行还是正行,下座前都要将修法功德回施众生,同证菩提。回向可以帮助我们将所修功德固定下来,并指向特定目标。就像电脑处理文件后进行保存那样,否则就会丢失。当然,回向的功能不仅在于保存,以广大愿力进行回向,更可使所修功德增长广大,就像把一个文件同时拷贝为千万份、亿万份,乃至无限。
“所积诸善,由《普贤行愿》或以《净愿七十颂》等,于现在究竟诸所应希愿处,以猛利欲乐而回向之。”《净愿七十颂》,是藏传佛教关于回向的重要经论。对于我们所修的一切善法,下座前,应该依照《普贤行愿》或《净愿七十颂》等经论所说的那样,将现前乃至究竟所希求的种种利益,以勇猛恳切的发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我们的愿力有多大,回向的力量就有多大。如果只是轻飘飘地念过,甚至自己都不懂得念了什么,回向是不会生效的。除了《普贤行愿》或《净愿七十颂》外,常用的回向文还有“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和“愿诸众生常住安乐,无诸病苦,善法坚实成就”等。对于修习依止法来说,则可回向一切有情生生世世得遇善知识。
“如是,每日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四次修习。”依止法,每天应修四次,分别在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其中,初夜是十八点至二十二点,后夜是二点至六点,这是印度人对时间的区分。
“初修之时,如其太久,易为沉掉所扰。”开始打坐观修时,如果每一座时间太长,很容易被昏沉或掉举所干扰。昏沉,就是其心昏昧,精神不振。有些人可以坐上两三个小时,却是在那里打瞌睡。掉举,就是其心躁动,摇摆不定,以攀缘心追逐境界。这也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过于紧张有关,很多人都像在高速运转中无法停歇的机器,习惯忙个不停。即使下了班,还要用各种娱乐将时间填满。甚至睡觉后仍在东想西想,辗转反侧。久而久之,心就会失去静下来的功能,就像失灵的开关那样,毫无自主能力。这两种是禅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若于此串习,将来纠正甚难。”一旦在座上养成昏沉或掉举等不良习惯,将来纠正起来会特别困难。其实,打坐并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是保质保量。就像做实验那样,全力以赴将每个步骤做得精确。能按禅修规范坐十分钟,把身体姿势和用心习惯都调整好,才可以延长时间。否则,盲修瞎练,先入为主,很容易将一些错误习惯固定下来。
“故须时间短少,次数增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心。否则将一见座位便生厌呕,必待修习稍熟,乃可渐次延增。”所以,修习应该时间短、次数多,这样就能留有余地,引发下次上座修习的兴趣。否则,很可能一见座位就生起厌倦之心,避之惟恐不及。必须在修行较为纯熟之后,才能逐渐延长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次禅修时,尽量按计划安排的时间下座,切莫坐到疲惫不堪才结束。那样几次以后,可能就再也不想坐了。如果每次坐得兴趣盎然,才能长久保持修行动力。
“于一切所缘,务令不急不缓,离过而修,则障难鲜少,疲劳昏沉等皆能息灭也。”急,是对所缘过分着意,容易造成紧张和疲劳,不易持久。缓,则是观修中用力不足,心无法专注。对于观修的一切所缘境,应该不急不缓。远离过急和过缓两种过失,修道障碍将大大减少,同时也能断除疲劳、昏沉等过失。
修习止观,就是通过观察修的调整和安住修的安住来熟悉这一心行状态。在观修所缘尚未清晰时,应该多多用心。一旦调整到位,就不必太过用力,安住即可。如果调整过度,反而不易得定。初修时,安住时间可能很短,待所缘模糊之后,就要再次以观察修调整。这个过程虽不玄妙,但其中很多细节需要精确。何时用心,用到什么程度,都要恰如其分。具体问题,必须由具有止观经验的师长进行指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