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中的十月尾声,相比往年少了些惬意。
第一篇文章选择求职这个话题,是最近一直处于秋招过程中,有许多的感触,加上与不少前辈交流也收获不少,因此想分享出来。文章整体上写的比较口语化,已经没有什么文艺气息了hhhh。这篇文章的主要对象也是大三以下的师弟师妹吧,因为同届的朋友们也都深处其中,心照不宣。
这篇文章的核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可以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没办法告诉你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跟99%的人竞争拿到1%的offer,但我可以告诉的是我们面临的会是什么?
这三个月来我参加过一些模拟面试、话题讨论、真正的面试等等,在将他人与自我对比过程中,来寻求自己在秋招大军中的排位。珠区太小,容易让人知足,又太安逸,容易让人松懈,自以为算可以的资历出去跟牛人真的相差就是几个level。
牛人的定义,可能很多人都不服。牛人只不过是多做几个项目,如果让我来,我有这能力,我也可以做好。那问题是为什么牛人可以得到做项目的机会,而自己拿不到?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大概是这个意思。这最终的原因还是回到自身。
珠海的实习确实少,但我想这不是最直接的原因,我认识一些师弟师妹,大二大三就开始往广深跑,去找实习,去历练,起码在我眼里,他们已经比很多人提前加速跑了。
在应聘过程中,两个求职者A和B的能力完全一样,甚至A要大于B,只不过B有一个好项目或者实习经历,而A没有,此时换位思考一下,作为面试官的你,你选谁?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光讲能力,谁都会说,但是证明呢?总之我的感触是,项目或者实习,都是让自己的能力量化或者可视化,更容易在应聘大军中脱颖而出。
在这次秋招的华为群面中,同组的队员有来自美国常青藤且学术研究爆棚的留学生,有手握几项专利的港大研究生,有自主创业并融资了300万的本科生,有在BAT或者网易实习过的,也有在实习期间拉赞超500万的牛人等等,一轮自我介绍下来,我发现自己是最低配置的资历之一!
在整场面试过程中,确实有些我认为的牛人一言不发没有参与讨论,在群面中,一言不发可是致命的。但最后被面试官点名提问一个问题,就通过了?(黑人问号脸)从我立场看很大可能是他的经历保送他进入下一轮面试。所以,资历确实很重要。
我所走的行业是互联网,而今年又是所谓互联网资本寒冬。BAT拥抱变化,阿里的运营岗位全国招不超过10人,而报名人数是远远超过这个录取目标。可能是1000:1的概率也可能是5000:1的概率来筛选。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快消外企等,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不可想象的。2014年全国毕业生727万,2015年就749万,但2017年也可能是只多不少。这庞大的竞争人群,都想去大公司,模糊划分下来你的竞争对手确实会让你慌了神。
所以,在这样激烈的求职过程中,你需要的是能力和机遇。
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划分,我自己认可的就是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维度。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能力需求,因此硬实力的差异性确实很大。比如内容运营岗位,在硬实力上需要精通PS甚至是做H5,而这些能力放在前端开发人员面前可能是毫无瓜葛了,也就是在应聘过程中毫无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鼓励一些师弟师妹尽早确定你以后要走的路线,是技术还是非技术等等。
更早对岗位的确定和认知,能够让你更提前做充分的准备。有些技能不是花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学会的,越难学的东西一旦你掌握,在应聘过程肯定是大大加分。
而软实力,在大多数岗位上都是互通的。抗压力强、沟通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等等,在任何岗位都是很受青睐的。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可不是能够去学习那么简单了。大多数是伴随你成长环境形成或改变的,这句话应该很好理解。好比方说抗压力,是需要你能够承受各种压力的环境,才能逐渐形成的。
这些能力的获得,更多需要你的一个主动性。主动挑战各种环境,在对应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怯场或者沟通能力偏弱,那么主动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和各种活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所来带的改变,在最后收获时来看是很匪夷所思的。
一家中大型公司的招聘流程是这样的:
投递简历→笔试测评→群面→专业面→HR面。
根据我查的一些资料和面试感触,对每个流程的刚需划分是这样的:
简历注重你的资历;笔试测评注重你与岗位和公司的匹配度;后面的群面到HR面,都是围绕你的软硬实力来进行考察。
这里我还是想单独强调简历关和笔试这个环节。我当时是这样的情况,认为笔试很简单,或者不刷人,就专心准备后面的群面到HR面,然而实际上,从腾讯、迅雷等大公司的笔试中,我都是挂掉了的。也就是说,我连获取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离梦想越近的会被越重视,而离梦想越远的却容易被忽视。如果按照公司招聘流程线走,其重视程度应该是呈递减的趋势,因为如果你连简历关都没有过,你还幻想后面的面试有何意义?
但我更倾向于把每个环节均衡化,也就是说笔试和总监面等级别重要。因此从你投递这家公司开始,所填的简历信息或者上传的附近都需要特别用心,对于笔试,也应该花时间去做准备。现在大部分公司的笔试都是含有公务员考的行测题,对于没有了解任何技巧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劣势。这些都是我踩过的坑,希望师弟师妹能够引以为鉴吧。
上述也都是谈一些想法,但没有实际性给出一些方式去应对,是因为个人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希望能够看清未来的形势,早点给自己打个预防针!
个人公众号:请叫我聪歌,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注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