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一首乐府诗《关山月》其中两句:“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使人印象深刻。白登之围,是汉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失利,是古代汉民族记忆中的一个深切痛点。
自此,汉朝历经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几朝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并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进行安抚,以得到一个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安宁稳定的外部环境。
做为当时世界最大帝国的创始人,在短短几年间就推翻秦朝、战胜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的高祖刘邦意气勃发,自觉打遍天下无敌手,骄傲轻敌,想要御驾亲征,一举打败北方匈奴主力,一劳永逸地解决帝国北方的威胁。
而他的对手匈奴冒顿单于也是狠角色,不仅杀死自己的父亲夺得了汗位,更是趁着秦末混战统一了北方草原。
当时的力量对比就是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对阵冒顿的四十万精骑兵。在力量的对比上汉朝的大军肯定比不上匈奴的精锐骑兵,所以即使没有白登之围按常理也肯定是打不过的。所以马上皇帝刘邦经此一役就再没有了想和匈奴战争的念头。刘邦之后的吕后在收到冒顿侮辱性的国书后也没有派兵的勇气,即使当时跟随刘邦打江山的功臣战将们也依然还在。
白登之围时汉朝初期最厉害的战胜韩信还在,可他当时已经失去了刘邦的信任而不可能带兵去和匈奴打了。假如当时刘邦还信任韩信,让其带兵出战匈奴,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匈奴会不会被韩信打败?
历史没有如果,即使有,估计情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在绝对强大的力量面前,再好的谋略也改变不了结果。《孙子兵法》说: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刘邦时汉朝刚成立,中原王朝经过秦统一六国战争,秦始皇时期的大兴土木,秦末混战,楚汉争霸,早已民生凋敝,国力衰弱不堪。而冒顿则趁机统一匈奴,整合了草原的各部。本来草原骑兵部队相对于中原地区的步兵本身就有很大优势。所以此时的力量对比就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有力量战胜匈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