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
不擅长沟通,不擅长交流,是一个典型内向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122/26041147def74ad9.png)
但是,最近,同事们都对我说:
你哪是什么内向,分明就是内秀,我们之前太小看你了,原来你一直深藏不露啊。
在我微微一笑过后,开始了对“内向”的反思。
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深藏不露,这只不过是内向者的一贯作风罢了,习惯于默默积蓄能量,爆发时往往出人意料。
这可不是内向者故意为之,只是大家一直误解了内向,对内向者带有偏见。
我初到单位时,是一个不太喜欢在办公室当众讲话的人,平时也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怎么参与办公室闲聊。
所以就被领导和同事贴上了“内向”的标签,理所应当地觉得我性格不够积极,沟通能力欠缺,刚来一个月似乎就被否定了。
其实,从小到大我已经习惯了初到一个圈子被冷落的感觉。
小的时候,还会因为这种性格产生自卑感,很不合群,错过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上了大学以后,总有人对我说:“你给人一种很有距离感的的印象。”
我也曾试图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向外向者看齐。但是,这种改变其实是违背本性的,自己越加的不快乐,焦虑不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122/2fbf2dc6e9fc9583.jpg)
后来,我索性将自己投入到图书馆里,畅游在书籍的世界里。
渐渐地,因为读书多,又不停地写作,文章陆续发表在校报上,周围的同学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我还因此在学校里进行了多次读书分享,参与了演讲主持等活动。
我发现,我只是不喜社交,并不是不擅长当众讲话,只要我愿意,总能被人捕捉到闪耀的瞬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3122/220cabfe7964466d.jpg)
社交次数不在多,而在于精,每一次的社交都是有效社交,也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画家兼导演史泰龙说:“人追求理想之时,便是坠入孤独之际。”
而我正在这条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