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自己在研究复盘这件事,发现之所以复不好,复不出效果,复不了持续,是因为自己没有从根源上去弄懂这件事。之前自己总觉得,复盘不就是把过去的事情对标分析一下,挖掘出实际做的和目标之间的差异,做出原因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文档记录吗?有什么难,但不难,却又为什么没有复出想要的结果?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处于很糊涂的状态,直到今天读到复盘的第一个步骤时,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02
“当一个目标被叙述的时候,要多问几个问题:这是自己当时做事的真正目的吗?
这是最终的目标吗?
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
将手段当作目标或者是替代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这就是把动作当作了目标,而没有理解动作的目的。”
这是《复盘》中关于回顾目标的叙述。
原来自己一直模糊于目标,甚至把手段当做了目标。而只有真正知道什么是目标,才有可能去评估目标的实现情况。我现在才理解了为什么自己复盘的方法总掌握不了。
03
比如,读书做作业的“今日事今日毕”是目标?还是手段?如果仅仅把“今日事今日毕”当做目标,那每天是否在12点前提交作业就是评估目标是否达成的唯一标准,这在行动习惯的养成前,是可以存在的,因为那时按时完成是关注的第一重点。但随着持续行动,它就只是手段了,这时我们需要从关注形式转移到关注真正的目标,即能力提升。
我是想通过“今日作业今日毕”这个手段,来实现自己“通过每天的阅读提升认知能力”这个目标,那怎么细化目标呢,提升能力是否太笼统而难于衡量?是否应该是集中于提升了什么认知点上,是否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哪个点上发生了连接,与之前的理解有什么偏差?
S老师给出的作业其实就是引导我们做这样的思考的,作业完成,再整体把内容框架过一遍,提炼出三个最有感觉的点,做一下总结复盘,做成卡片,存放,已备后期继续复盘整理,这样这个过程是不是才算结束呢?
04
再举个例子,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对我来说,就是以付出最小的时间为代价做好份内的事情,领一份心安理得的工资。那评估每天的工作,就集中在是否高效上,是否花费了多余的时间,为什么?哪个流程还可以优化?
再比如,健身的目标是什么?对我来说,就是付出最少的时间,求得最大的健康保证,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那评估健身的项目,就要聚焦在效果上,是否会伤害健康,是否过载或者不足,是否实现了小目标,没实现,又是为什么?练的得不对?还是吃得不对?
那么省出来的时间干嘛,用来读书,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能拥有更敏感更准确地感知世界的能力,这个是我目前最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