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抗旨无过

抗旨无过

作者: 冯俊龙 | 来源:发表于2021-12-21 00:00 被阅读0次

    纵横捭阖有度,经天纬地需忠义

    第十八节

    作为大清王朝的三位忠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却都有过“对抗”朝廷的经历,并且,他们在与将士之间的交际中,都有恩怨是非。今天再回首审视,悠然发现曾经的他们也有不易、纠结,但他们在努力平衡自己的思想之后,终于以“忠”“义”完美了结,这不得不赞叹他们人格中光辉的一面。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向长江中游地区挺进,清廷八旗、绿营节节败退,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全线危急。短短半年之内,咸丰帝连下四道圣旨,严令曾国藩带兵出征,但曾国藩不为所动,抗旨不出,致使他的老师吴文镕、学生江忠源先后阵亡。

    这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曾国藩胆敢违抗上谕,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无论如何都应该受到惩罚,但曾国藩却安然度过危机。这不能只说是曾国藩个人心机爆棚、精于算计,其实曾国藩作为一支武装力量的统帅,“抗旨不遵”正是他爱护将士、审时度势的领导力的具体表现,不然咸丰皇帝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还在衡州练勇的曾国藩,分别在咸丰三年8月和10月,接到咸丰上谕,要求他去援救吴文镕。吴文镕是曾国藩的座师,其忠勇诚义甚被咸丰帝看重。本来已经调任闽浙总督的吴文镕,眼见太平军北窜,便决定暂时不离开湖北,严守武昌。本欲调胡林翼从贵州带领黔勇、曾国藩从湖南调集水师前往武昌夹击太平军,不料胡林翼因为路途遥远、曾国藩抗旨不出兵,吴文镕奋起抗击,力战而败,只好投塘殉国。

    江忠源是曾国藩早年好友,并且受曾国藩举荐,以战功不断升职。被围困安徽庐州的江忠源,弹尽粮绝,急函曾国藩求救,咸丰帝也诏令曾国藩出兵。但曾国藩不但不出手相救,反而阻止手下王錱出兵。江忠源最后也如吴文镕一样投水自杀。

    曾国藩一生诚信血性,对老师、挚友不能不说尊敬有加,但为什么在他们性命攸关的时刻,眼睁睁看着他们不施救?

    “事势所在,关系至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这是曾国藩不出兵的理由。他说他购买的洋炮还没有到位,勇丁也还没有训练成熟,假如贸然出击,肯定会与待援部队同归于尽。

    咸丰帝此前对在京为官的曾国藩一度印象不佳,见曾国藩抗旨不遵,以调侃的语气讽刺他:“今览你的奏章,简直以为数省军务一身承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矜诩自夸,以为天下人才没有超过自己的,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同时警告:“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曾国藩接到谕旨后,仍然拒绝出征,而且为自己强辨:“为臣请皇上垂鉴,怜臣之进退两难,诫臣以敬慎,不遽责臣以成效。臣自当殚尽血诚,断不敢妄自矜诩,亦不敢稍涉退缩。”

    咸丰皇帝看了奏折,心念一转,不再催曾国藩赴援外省,还以“朱批”安慰他说:“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曾国藩于是“闻命感激,至于泣下”。

    为维护大局,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所以曾国藩虽然抗旨不遵,朝廷也没有惩罚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抗旨无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fu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