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留传千秋,胸怀宽广才容人
第十五节
李鸿章来到曾国藩手下做秘书,自恃早在京师就拜在曾国藩手下做学生,有些特别的优越感,而且自己素有睡懒觉的习惯,早起吃饭总是拖延迟到。有一天早上,天气有点冷,李鸿章假说自己头痛,干脆蒙头大睡。曾国藩几次派人催请,李鸿章见老师由不悦到生怒,赶紧披衣而起,“踉跄”而入。见李鸿章如此模样,曾国藩破天荒低头吃饭,一语不发,饭堂一改昔日谈笑风声的热闹。众人见状,都不敢吭声。一场“早课”破例停下。
曾国藩以勤治兵,利用早饭时间给手下秘书讲做人、做事,已经成为习惯。湘勇军营,俨然成为学校。将士除了操练,同时也要学习忠君卫道、程朱理学。“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者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曾国藩时常给下属讲解这句话的意思:“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安于现状,碌碌无为;另一种不走寻常路,与众不同。前者虽然可以一生安稳,难免平凡;后者虽然注定一生颠簸,并且会遇到遇到制度束缚,但有可能脱颖而出。不过,这样敢于开拓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勤”能让人生慧,“志”能促人成功,但不朽之业还需人帮助。曾国藩虽然经历磨练,但天资只能算是中等。特别是对下属的严格,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他事业“缓进”。咸丰七年(1857),本来希望趁父丧丁忧,从咸丰皇帝手中讨得实权,但哪想“天京事变”,咸丰以为太平天国马上就可荡平,借坡下驴,将曾国藩“凉”了起来。曾国藩在痛苦中想起与自己同辈的胡林翼,甚至在自己手下的罗泽南、鲍超等都扶摇直上,忽然明白自己原来所作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毁在胸怀狭隘之上。
向咸丰皇帝要官,虽然是为了更好地募集军饷,但不会时势审度,其实是操之过急;战后谨慎保奏下属,本来是为了不虚占朝廷爵位,但太小心拘谨,也就让很多下属失望。任何成大事业者,都要有人才帮衬。提携人才,不但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是施恩于人。人与人之间的恩义,才是维系彼此手段最重要的手段。
学生李鸿章不但志大,而且才高,只要好好锤炼,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虽然睡懒觉是小事,但小过不改,何能成就大事?曾国藩自咸丰皇帝再次要自己复出,整个人好像变了个样,保荐人才不再拘泥,即使在当众批评李鸿章睡懒觉这样的“小事”之后,也心里隐觉不妥。好在李鸿章也有自知之明,从此顿悟,甚至一生不再“患难此小过”(睡懒觉)。
曾国藩时时处处自觉反省,检讨自己的不足,尽量做到事事完美,从修身养性做起,慢慢摒弃狭隘自私,胸怀逐渐宽广,不断接纳、培养提拔更多人才,一步一步向治国平天下的目标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