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一起下楼,遇见上楼送水的老人。 我和她不约而同地朝他看去,然后同事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在大街上骑着电动三轮送快递,我说我爹现在也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昨天给母亲打电话,问了家里每个人的情况,最后母亲轻轻地说:”你爸爸又干活去了。“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在最后说这个事情,也明白所指的”干活“是指什么。我想要像以前那样责备,但是还是忍住了。母亲见我沉默,像是安慰我说:“没事,你爸爸身体好,现在农活忙完了,在家里闲不住。”
其实,家里一直没有什么其他的收入,仅靠父母种地和父亲出外在建筑工地打工。这么些年,也仅仅是靠着父母的“好身体”供养了我们姐弟几人大学毕业然后研究生毕业直到现在各自工作........弟弟在四川工作,每每电话都要给母亲强调“娘来,再活能活几十年?别这么克制自己,也别让俺爹再去工地干活了....."母亲总像听话的孩子,应答着。这让我想起《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这部影片里的相关镜头,所以我也克制着自己不去发火,不去责备,尽管我到现在也摸索不出更多去爱他们的方式。
母亲现在骨骼不是很好,患有骨关节炎,每半年就要做一次治疗。治疗需要五个星期。时间定在每个周末,所以母亲要在五个星期里面都要往返于我所在的小城,也恰巧我周末有时间。这样的时间我就会带她去各种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或者吃饭,或者购物,或者去公园散散步。我恣意地表现我的成长,我奢求这种成长能够展现我的成熟,让母亲滋生些许安全感。但是,母亲始终不喜欢城市。
年轻的时候父亲也是走南闯北,小时候我很少读书,但我却知道八十年代东北那边的生活趣闻,不是穿越而是一种真正的身临其境。父亲是个聪明的人,做事小心谨慎,性格上有些固执,但颇具经济头脑。因此,在八十年代别人家都还住着土屋子的时候,父亲早已默默地画好了他心目中的新房,等到我出生就住着一所相当气派的房子里面。他一直是个有梦想的人,我们四个人的出生也是他梦想的一部分。只是,抚养我们四个人实在是个艰巨的事情,教育就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除了抽烟以外,没有其他的不良嗜好,在农村,不赌牌,不喝酒,不跟母亲吵架。 因此,我们四个的性情都还是比较稳定的。他的梦想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用汗水和力量耕耘在土地上,他期待着美好。果然,我们也健康地成长,果然,弟弟也进了他想去的飞行学院,果然我延续着他写日记的习惯。
母亲埋怨父亲,但是她依赖父亲。她认为父亲所作的事业是伟大的,诸多事情已经证明了母亲的信任是无误的,这一信,便是一生。因此,梦想还在继续,父亲仍要回到工地去干活,他只淡淡地说:”等你们都结了婚,买了房子,生了孩子,我才能退休,那样才踏实......"这时候的母亲看着父亲的时候是温柔和骄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