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高中毕业了。下一步是到北平投考大学。”
在书中写到高中毕业到北平投考大学。这是不是就像现在各大学的自主招生一样呀。那时候的考试形式和现在不一样,想考什么大学就自己去报考。和现在一样的是很多学生也不想考本省的大学,要上京赶考。那时候的清华北大就是学子们的奋斗目标。曾经也有人报考了五次,还是名落孙山。
今天主要读的“治学”篇中的“我和外国文学”。讲到在清华学习英语、德文、法文的经历,以及到德国做交换生的经历。
在德国为了锻炼听力,季羡林老先生选了很多课,包括他不感兴趣的课也选。还有一个提高听力的方法是和女房东聊天,别人会觉得很枯燥,可是他却求之不得。收获颇丰。
在文中还提到了西克教授,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毫无保留的教授知识。西克先生认为学术是人类的公器,多撒一颗种子,这一门学科就多得一点好处。西克教授不遗余力的向别人推荐他的学生,夸赞表扬他的学生。这才是教书育人的老师。
老先生一直致力于外语学习,认为永无止境。书中批评一些自高自大的人:“还有一些人自视甚高,毫无自知之明,强不知以为知,什么东西都敢翻译,什么问题都不在话下,结果胡译乱写,贻害无穷,而自己则沾沾自喜,真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事!”。我不懂英语,但是一直在读翻译的书。有些书读起来真的是逻辑混乱,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通过百度或者豆瓣知道原版书内容特别好,之所以中文版读不懂是翻译的问题。这时候就特别想自己会外语能看原版书。
这篇文章最后老先生给出的学习外语的方法:“想要对今天学外语的年轻人讲几句经验之谈,想来想去,也只有‘勤学苦练’一句,这真是未免太寒碜了。然而事实就是这个样子,这真叫作没有办法。学什么东西都要勤学苦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