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父母,没有人不想将自己的孩子养好。如果某个方面出了差错,一定要向内反省做的不够的地方。大而言之: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细微层面来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都是来自于父母的问题。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一般都可以归咎于几个原因:第一,不了解和尊重孩子;第二,欲速则不达;第三,试图给孩子讲道理。
由于孩子的情感非常细腻,甚至还没有建立好情感意识,要了解和尊重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这对现代忙碌的父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习惯于短平快的解决问题,很自然的容易把这种方式带到孩子养育中来。把孩子当大人看,试图让孩子迅速接受大人的建议,一旦孩子反应不过来就开启咆哮模式。
为人父母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在养育儿女这一终生职场上的爸爸妈妈们,无论是职场新丁还是老鸟,都需要尽量避免下面五个误区。金伯利.布雷恩博士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中对此做了详尽的阐述。
我把陷入这几个误区的父母归结为五种类型:
第一、控制型父母;
第二、放任型父母;
第三、漠视型父母;
第四、贿赂型父母;
第五、逻辑混乱型父母。
这五种类型的父母,表现各异、特点鲜明,不妨对号入座,看看是否有你的影子?值得注意的是,就单个人而言,即使自认为做的很好,仍然很容易时不时变身为好几种类型的父母,甚至可能是所有类型的合集,只不过程度会较轻罢了。
前一个时候,是控制型父母,试图用威权迫使孩子服从;下一个时候可能又变成贿赂型的父母,试图用外部激励来收买孩子。或许还沾沾自喜于自己办法很多,殊不知在无形之中种下了不好的种子,将来结下不良的果实。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认为孩子就应该听爸妈的话,一切由父母说了算,其对待孩子不听话的典型策略是命令和惩罚。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时钟已经指向了21:00,孩子还在争分夺秒的在地上玩着自己钟爱的玩具。爸爸过来提醒她,“现在已经九点了,你该准备睡觉了”。孩子充耳不闻,继续自言自语地摆弄着自己的玩具。
爸爸无奈的走开了,妈妈过来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孩子仍然纹丝不动。爸爸过会忍不住又跑过来说,“你该洗洗睡觉了”。孩子仍然没有反应,爸爸提高了声音:“我再说一遍,你该准备睡觉了!” 还是没有效果......,
爸爸忍不住怒吼起来,孩子一脸茫然和害怕,磨磨蹭蹭的起身,战战兢兢中承受爸爸一堆的数落。
这样的战争可能总在继续,或者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是一场家庭的小战争,每个人都精疲力尽。
控制型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尊重长辈,但不会和孩子分享权利或者教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既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也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动不动就板起面孔,对孩子进行威胁或者惩罚,甚至对孩子动粗。在我早年没有学过育儿的年轻时候,曾经固执地认为孩子永远不能对抗父母,哪怕是父母过错在先。但现在肯定不会继续赞同了。
在控制型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压抑,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当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通常是青少年时期,孩子因为具备了反抗能力,他们会毫不犹疑地抓住并肆意利用。这也是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时候还挺乖的,长大了就难管不听话的原因。
误区二:放任型父母
放任型父母是和控制型父母相对的,属于冰火两极中的另一极父母。放任型父母一般出发点是愿意尊重孩子的,但是常常感到无可奈何,所以只能两手一摊干脆放弃,任由孩子熬夜、逃避洗澡,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无论是什么要求都加以满足。
放任型父母缺乏坚持,对规定限度或者严格要求缺乏信心。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温柔而又坚定”只做到了温柔而没有了坚定,导致孩子没有了界限感,也难以形成规则感。
同样是上面孩子晚上睡觉的例子,放任型父母的行为可能是这样的:“我不管你了,你爱几点睡就几点睡,明天早上起不来是你自己的事情”。试图将责任都推给孩子,让孩子在没有建立好规则感之前就承担责任。
在放任型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缺乏约束和规矩,而且没有群体归属感。这些孩子往往个性散漫,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管教,所以不具备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依赖感。而归属感和依赖感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孩子跑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求,也更有机会去涉及一些不好的活动中去。
无论是控制型的父母还是放任型的父母,都不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这正是孩子们在上小学前必须学会的规矩。
误区三:漠视型父母
漠视型父母指的是轻视、低估甚至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这是中国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被忽视惯了的。当然,那时的父母,能够给孩子以温饱就不错了,精神层面的照顾还是一种奢侈品。
典型的漠视场景包括:
孩子刚吃过午饭一小时,就跑过来跟父母说“我饿了”,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你才吃的饭,怎么会饿呢?”;
孩子说爸爸这个菜不好吃,但是爸爸很爱吃,于是得到的答复是:“怎么会不好吃呢,这个菜太好吃了!”;
孩子在出门的时候,跟妈妈说“我累了”,妈妈吐口而出“你刚才一直坐着,刚开始走几步就累了?”;
孩子摔倒了哇哇大哭,奶奶过去抱起来,揉揉摔到的部位说:“不疼了,不疼了,不哭不哭。”
在孩子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感情的时候,父母需要给以孩子的是支持,而不是轻视和否定。要从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孩子的情感,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共情孩子。倘若家长能够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回应孩子的痛苦、羞耻、内疚乃至愤怒等消极情绪,他们会因此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情感,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在成年以后处理工作中和感情上所遇到的问题。
孩子们在难过的时候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安慰。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他人的关怀,孩子们最早都是从家庭中学到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将来就会如何对待别人。
误区四:贿赂型父母
贿赂型父母指的是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来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的父母。这也是中国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金伯利博士说在她的家长培训班上,大约有70%的父母会采用外部激励或者父母威胁的办法来让孩子变得听话。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父母会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承诺,例如:只要你这次数学考了100分,就给你买一个你最爱的飞机模型;
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吃自己不爱吃的东西,父母往往也会采取奖励的方式,温和的强制孩子吃饭;
教育培训机构会经常给表现好的孩子发奖牌,或者绘制光荣榜之类的。
小时候,邻居家的兄弟俩,每吃一块肥肉就奖励5分钱。有一本绘本叫《吃掉你的豌豆》讲述了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吃豌豆而不断加码奖励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还可以多玩半个小时,再上床睡觉。”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晚睡晚个小时;还可以不洗澡。”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10个冰激凌;很晚很晚再睡觉;整整两个月不用洗澡。我还会给你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48个冰激凌;玩到半夜再睡觉;永远也不用洗澡。还会给你买2辆自行车,再加1头小象。”
......
最后条件变成了,92座巧克力工厂,17个游泳池,世界上所有的超市……甚至还包括了地球、太阳、月亮、星星 ……
这本绘本最有意义的转折点在于,小女孩问妈妈无论如何都要吃豌豆吗,然后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妈妈把小圆白菜吃了,我就把豌豆吃掉。” 妈妈低头看着盘子,带着哭腔说:“我不爱吃小圆白菜。” 从而完成了一次绝佳的换位思考。
给孩子奖励不能和纠正行为联系在一起,我们有责任让孩子知道,即使没有奖励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
误区五:逻辑混乱型父母
逻辑混乱型父母,不是说这个父母本身没有逻辑,而是父母采用消极后果做为惩罚手段,导致孩子逻辑混乱。消极后果指的是和孩子犯的错误没有因果关联的后果。
比如说:孩子由于调皮在家里踢皮球把花瓶打碎了,妈妈看到了上来说:“不是让你别在屋子里踢球吗,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今天晚上别看电视了!” 这种现象在家庭中也是属于高发的。
用消极后果来惩罚孩子只会引发抗拒,而不是心悦诚服。同时带来一个后果便是,孩子会不知所措,他并不能明白为啥我打碎了花瓶却不能看电视了。这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啥?
要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要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负责。直接后果就是一个选择本身带来的自然后果。
比如说,到了吃饭的时候,孩子正在玩别的游戏不想吃饭。妈妈提醒孩子说,“如果你不过来吃饭,我们吃完了就没有你吃的了,妈妈也不会单独给你做了”。等孩子想起吃饭的时候,家庭聚餐已经结束,孩子这个时候只能饿着了。家长可以对孩子表示同情,并和他讨论解决方案,以避免今后的时间挨饿。
让孩子合作的关键是要激发他们内在能动性,要让孩子因为自己收益而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受到威胁或者逼迫。
总之,育儿是大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