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谈写作读本好书
《读书·治学·写作》| 散文写作

《读书·治学·写作》| 散文写作

作者: Lindsay語絮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10:47 被阅读179次
文/Lindsay語絮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正如鲁迅所说“任意无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 。写真实的“我”是散文核心特征。

写作没有灵感时,就没有写什么东西迫切的愿望,这时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是味同嚼蜡。

宋代词人辛弃疾写过一首词牌叫《丑奴儿》的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能感动他人呢?因此,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散文写作技巧:

1、多阅读中外文学作品

有一个钢琴家,他旅居国外,闻名遐迩。外国的音乐批评家都说他的弹奏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优美深刻、从容大度的风格,是欧美钢琴家所没有的,使听者耳目一新。

这位钢琴家说,这得力于他的父亲,他年幼时,父亲每天让他背一首唐诗宋词之类的旧诗词。积之即久,心中熟记的那几百首旧诗词对他心灵的陶治,不觉形于钢琴弹琴中,从而产生让人赞叹的效果。

阅读文学作品不限于年龄、专业,职业,都需要多读点文学作品。文化修养的高与低,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应对进退上,有与没有,高与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 刘禹锡 《陋室铭》

文学作品能增长人的知识,开阔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在潜移默化中陶治人的性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但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需要有选择的阅读。

文/Lindsay語絮

2、写作需要“惨淡经营”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要留心观察一点会有收获。一个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流出来的灯光,几只小猫咪在公园大树旁的地上嘻戏翻滚着。

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也能体会到许多动人的含义。把这些常见、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

“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再,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成了一幅“成竹 ”,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人呢? 我的意思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下才笔 ” 。  —季羡林

创作的素材和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功夫也下过了,怎样下笔?写一篇散文要有逻辑性,还需要有艺术性。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又说:“不学诗,无以言。”散文语言十分重要。写散文绝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账,枯燥单调。首先要注意遣词造句,清新自然、优美洗练。

此外还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中间有一句,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

又如有名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 ,“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的“推敲” 就由此而来。

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遣词造句,整篇散文都应该写的生动、诗意盎然。中国古代诗人,主张神韵、把诗写的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

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光炼字、炼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炼篇。炼篇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文章开头难。

在中国古诗词和现代散文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开头好的散文和诗词。有的起得突兀 ,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开篇从长江着笔,用“浪淘尽” 把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广阔悠久的时空背景。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语言要富有文采,生动贴切的情感描述,激发想象。

“ 曾在翻译诗里爱过希腊废墟的蔓草荒烟,曾在风景明星片上爱过夏威夷的明媚海滩,曾在线装书里迷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曾在江南的歌谣里想自己架一叶迷途于十里荷香的小舟……”    —— 张晓风 《情怀》

文/Lindsay語絮

文章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对于文章的结构需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咱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文章的气势也不能太过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不同的风格,《史记》的雄浑,六朝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场。

文章的中心部份写完了,到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开头不易,结尾更难。

例如:杜甫那首著名的诗篇《赠卫人处士》,最后的两句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在天上,或在地下。最后的结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也使人有余味无穷的意境。

还有一首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把读者带到一个永恒的境界中去。

上面讲了一篇散文的开头、中间部份和结尾。都需要认真对待,字斟句酌的同时,并且需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定要使一篇散文有变化而又完整,严谨而又生动,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他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要像谱写交响乐哪样来写散文。


愛讀書,也愛旅行;

愛詩詞,也愛Guitar ;

愛書法,也愛写作;

我是Lindsay語絮,看书慢+写文也慢;

请叫我“蜗牛”小姐姐 ❤️

相关文章

  • 《读书·治学·写作》| 散文写作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正如鲁迅所说“任意无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

  • 《读书·治学·写作》| 书评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交流。即便他一言不发,默然相对,也会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对于喜欢读书、写文章、做学...

  • 读书扎记  (三十一)

    我现在读书兴趣很广泛,读书也很杂。凡是中国古代文论、写作(包括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散文写作、诗词写作和自媒体写作)...

  • 吾日三省吾身04

    今日学习: 1. 上午阅读了30分钟《写作》,60分钟季羡林的《读书,治学,写作》,30分钟英文原著,写作了60分...

  • 读季羡林《读书.治学.写作》

    文~火炎 你以为真实的自己是怎样的?你是否认真的做过真实的自己? 我觉得做真实的自己首先必须要肯定自己,并且喜欢自...

  • 读书治学写作-季羡林21

    浙江人民出版社,精装珍藏本,太原市图书馆 推荐十种书 一,红楼梦 二,世说新语 三,儒林外史 八,陈寅恪的《金明馆...

  • 《读书·治学·写作》:季羡林谈读书

    看着书的标题,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本书讲什么。 我大学时,就有这本书,但是因为年轻,读不进去这样的书。现在找出来读读,...

  • 见到好书,忍不住又买了下来

    自己处于写作和书法的爱好,喜欢读书,也更喜欢买书,自己买书的范围是写作、文学写作、美学、古典诗词、古代散文、...

  • 读《半亩闲田》推荐有感

    今天看了文友推荐的文章——读书||《半亩闲田》:打开散文写作的新路径——反思自己,在如何写作散文方面,收到了一点启...

  • 读《读书·治学·写作》感悟2

    今天读完“读书”篇。 做真实的自己,文章都要有真情实感。 只要塞给我一支笔,几张纸,出上一个题目,我也必然能写出东...

网友评论

  • 青梅煮酒品红袖:写得很好,博学的小姐姐
    Lindsay語絮:@曹仆兰役 谢谢鼓励:blush:
  • 拆书家小强:写的确实很好,但个人认为既然讲的是散文的写法,那应该举些散文的例子,毕竟诗词和散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个人愚见,向你学习:+1::+1::+1::+1:
    Lindsay語絮:@正能量小强 言之有理,謝謝:blush:
  • 兰情二月天:学习了,谢谢!🍎🍎🍎🍎
    Lindsay語絮:@兰情二月天 :blush:
  • 浅墨0202:从行文中可以看出笔者很博学,是我学习的榜样,尤其对中国古诗词掌握的很准确,我虽然自称很爱古诗词,但是从离开校门再没有好好品读过。向你学习。
    Lindsay語絮:@浅墨0202 谢谢鼓励:blush:其实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 入世修行中:《散文写作》整篇文章看下来 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对经典词句的引用很多 对词句的雕琢 这是我所欠缺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Lindsay語絮:@入世修行中 謝謝點評:blush:
  • 胡喜平:文不同于一般的文体,“贵在有我”是散文的基本特征,因此品读散文的关键,是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受。这是我在培训中北京教育学院的导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看文章的开头语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文中举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然”正把杜甫与友人相逢20年后惊喜短暂相见,而后又要马上分离的失落伤感茫然写了出来,我相信只要是有过类似经验的人,都会激发起心中的共鸣。这正是作品的伟大之处,能够表达出人类普遍的情感。语絮提出散文写作要积累、要多观察、要注意形式,这些确实很重要。我觉得可以再补充一点,一定要有作者独特的个人情感。
    Lindsay語絮:@胡喜平 谢谢亲如此走心的点评:kissing_heart:说的很好,稍后调整:blush:
  • 祥林二嫂:一看就是读书多 随处引经据典👍
    Lindsay語絮:@莫人语 相互学习:blush:
    祥林二嫂:@Lindsay語絮 我还没有开始研读 回头要向你请教的~
    Lindsay語絮:@莫人语 只是偏愛古詩詞而已:blush:

本文标题:《读书·治学·写作》| 散文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fp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