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哀乐相生,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曾其哀乐

哀乐相生,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曾其哀乐

作者: 文青十三 | 来源:发表于2022-01-06 11:57 被阅读0次

    写作技法中的哀乐相生,是一种反常的写作手法。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却能更好的呈现出哀与乐的表达效果。

    《红楼梦》中,黛玉常以泪洗面派遣内心痛苦,但在得知自己与宝玉结合已成泡影,自己已为封建家族所不容时,便一反常态,变哭为笑,这笑出自万念俱灰、悲伤已极的人,是比哭更令人揪心。

    再比如《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本应该是大喜大庆之事,但元春确满眼垂泪,这也表达了元春虽为贵妃,但久居深宫,与世隔绝,天伦之乐不得享受。这也更能感受到她的无奈与伤感。


例文:

成亲的这天,天气十分晴朗,往日安静的祖宗祠堂,挤满了男女老少,像筑起了一堵人墙。吉时已到,鞭炮齐鸣,人声鼎沸,欢呼雀跃。

与此同时,在新郎家马场大院里,无声的站着十个精壮的汉子。个个虎背熊腰,身躯凛凛。从黑黝黝的皮肤上也能看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出身。他们目光坚毅,表情愤怒,似乎有压制不住的怒火。手中高举着酒碗,像举着无尽的希望。

他们知道,此次出行十分危险,定是九死一生,但他们不后悔,为了他们的家人能够继续的活下去,他们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

“为生人长生,为死人安息!”

十个人齐声大喊,之后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又重重的摔在地上。接着,便奔向那个极度可怕而又不得不闯的贼巢而去。


    例文中,在成亲的喜庆日子中,确又有一些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赴死,两种情感的落差,凸显出更加悲怆的景象。

相关文章

  • 哀乐相生,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曾其哀乐

    写作技法中的哀乐相生,是一种反常的写作手法。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却能更好的呈现出哀与乐的表达效果。 《红...

  • 人生思索——我读《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著名的小令。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佳...

  • 国学 || 唐诗艺术⑻

    02 唐诗的“情”与“景”③ 除了以上已经讲的几种方式外,唐诗中还有“以哀景托哀情”、“以乐景衬哀情”这样的表现手...

  • 以乐景衬哀情

    导入:两个童年有什么不同? 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本内容。 齐读《诗三首》 分析文本《红楼梦》: 怎么表达悲伤的?齐读...

  • 生而为人,对不起(一)

    内有大量剧透,慎入。 在做古诗鉴赏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种套路,啊不是,是遇到一种写作手法,叫以乐景衬哀情。 以乐景...

  • 手足情------快乐的慰藉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喜与乐,都渴望拥有。怒与哀,还真是怒其以为不幸,哀其以为不争。 但人生苦短,有必要把有限的时间浪...

  • 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 【魏晋】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

  • 《人生自有诗意》(三百八十四)

    不读诗 无以言 这是一首不知作者是谁的诗。本诗以乐景写哀情,而且暗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和“昔我往矣,...

  • 【原创文集】炎炎夏日的悲伤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17小教文1班 李旋 古往今来离别大多数都是哀景,以哀景衬哀情,但是有...

  • 喜怒哀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喜怒哀乐四个字非常好理解。喜:开心,怒:愤怒,哀:悲哀,乐:快乐。你问你身边的每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哀乐相生,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曾其哀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gl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