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当上午语文考试结束不久,随后的高考作文题目在各种渠道相继发布,与AI和中国航天相关的作文题目可谓是紧贴时代的脉膊,我正在想是否也以高考作文为题来凑合一篇时,刷到了一条微信短视频改变了我的想法,因此简要记下一点我在今年高考首日的启发。
这条短视频的题目是“坐飞机头等舱的人都是什么职业”?我好奇地看完了这条短视频,看完后蓦地生出一种自责和遗憾,因为以这位坐头等舱的人的标准来衡量,我的人生是失败的,细细想来的确如是。
采访者是一位自媒体博主,受采访者是一位大学南京理式大学的教授,这位教授现在60多岁,本应是退休的年龄,但是他仍在工作。这位教授是78年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88年博士毕业,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博士。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当中,教授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但又句句干货,可以看出他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同时也可以看出博主与这位教授之间的很大差距,不仅是学识,更有认识,言语中也暴露出博主的素质是堪忧的。比如博主采访教授时开口称呼的是“哥,你好”,从这一句开场白就可以看出博主的浅薄,从教授的年龄来讲,他都不应该以“哥”来称呼,但是教授并没有与他计较,还就此展开话题与博主聊了好几分钟,这显示出一位长者的豁达与宽容。
其中,教授讲到读书的几个阶段分为认字、用故事来吸引人、和读什么样的书是与自己的认知层次相关几个问题;也讲到年轻人应该养成一个自觉读专业以外的书的习惯,因为自觉读书会比别人获得更多;还讲到一个人首先应该干好当前的工作,如果做不好当前的工作就应该去做别的。他教书四十多年的感受是最开始参加工作为维生,而后是为做出成绩 ,再是找到乐趣。简洁的谈话把他对年轻人的教诲如跃然纸上,这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我曾为工作感到过迷茫,为自己没有做出令人有成就感的成绩而失落,教授的这几分钟的采访使我再次自省,相信接下来至少会会激发我要多读书的动务。
网友们总是很强大的,在评论区看到有网友贴出这位教授的一些信息:
肖忠良,1957年生,中共党员,教授,中北大学原党委委员、副校长。 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看到这条信息后,我更是对肖教授肃然起敬,相信肖老师也许是想能过简短的采访内容去影响和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吧。博主还在评论区还写道“肖老师后面专门让他放下手机 又和他聊了十几分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肖教授对年轻人的教诲与循循善诱,相信看过这段视频的朋友一定会从中有年收获。
人生历程中的点滴故事都能触发我们的思考,正如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七彩阳光去温暖我们的心底,去照亮我们的灰暗,去引领我们逐光而行,去激励我们向阳而生。对于我来说,今年刷到肖教授这段短视频也是照亮我的那束光,相信这束光会给我以后的人生带来多方面的启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