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主任”微信公众号——“怀了4胎的吴佩慈永远不会嫁给纪晓波,为什么?我知道!”
联想到我的一位朋友,同居多年,至少4年了吧,据说还拿了结婚证,就是未举行婚礼,似乎遥遥无期,一点好消息没有。侧面了解的情况,我的朋友一直单身未婚,女方离婚带一女孩,似乎是我的朋友,男方父母一直不答应,阻力重重。我一再与朋友说,趁年轻有精力赶紧再要个孩子。一方面,朋友并不在意,要不要很随意,估计也是女方之意?女方似乎也不想再要?这就很麻烦。
麻烦在于,女方不利。如果不领证,仅仅同居,女方不想再要孩子,要求不高,两人之间的关系浓淡与否,全凭俩人感觉和感情,似乎没啥好说的,也无可指摘;
如果领证了,显然要求就高了。那么,也意味着对于女方来说,付出也大。例如,要么特别有钱有地位,要么赶紧生个孩子,婚姻的证明与纽带啊,要么特别善解人意,懂得讨好对方老人,求得老人最大限度的欣赏与肯定,也就是说,在朋友家树立一定的威信好感。
但是,假如这三方付出都没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在哪?能够得到吗?
柳主任在文中说,最佳婚姻就是能够给予对方最大的好处,例如纪晓波给予吴佩慈40个亿,而吴佩慈怀了纪晓波第4胎。对于这个层次的两个人来说,要不要一张纸,真的无所谓。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那么有名的金钱地位,至少,总有展示你的个人魅力之处吧?对女方来说,无法赢得对方父母的积极肯定,自然阻力重重。
一则小故事,发生在我们单位一俩同事,其中男方年轻未婚,而女同事年龄偏大婚后一男孩,由于工作关系,俩人最终深厚感情,一开始我们都不敢相信,后来才发现确实真感情,但普遍不看好,男方父母坚决不干不接受。后来故事的发展是,男同事与另一个女子结婚了,我们都去参加了婚礼,剧情发展却是,不过半年离婚了,然后男同事最终又与婚后一男孩的女同事结婚了,女同事近40岁高龄怀孕生产大出血,切除子宫保住了一条性命,现在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
付出极少,其实只能意味着你最终得不到。
想得到,必得首先付出。
不要说离婚者。即便都是未婚,都同时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意味着首先给予对方最大的好处和善意。付出越多得到的也多,也更强大有底气,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