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读古代文化史,读高适,岑参遨游边塞,诗风气势磅礴,蔚然大气,读之仿佛身临一望无际的大漠边关,风卷残沙,一片荒凉寂寥,读白居易回忆江南,一抹朝晖洒入江,白墙黛瓦树临窗,一股清风即拂面而来,如同看到了白墙黛瓦,青石小路,门前小溪潺潺流过。风细细,水潺潺。清波小浪戏双鸳。江南风情总透着一股小女子的温婉,似水般柔,似风般轻。
因家长地处关中平原,从小就向往大海,憧憬门前戏水的童年,自此对神秘的面纱下的江南多了一层爱慕,于是便踏上了江南之路,还未至,只觉火车与从前坐的没什么两样,人也与别处的没什么两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吵吵闹闹的车厢,倒让我熟悉,大约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吧,江南一定很美。
进入江苏地界,大片大片的小麦已经略微泛黄,不禁让我想起了离家之景,那时麦田还是绿油油的,麦穗还未抽芽,下次归家,大约是麦子成熟之季。但,好像也没什么变化,映入眼帘的不是白墙黛瓦,而是高楼林立,每条街道的景,都与老家如此相似,与我到过的每个地方都如此相似。
回想曾经去过的每个地方,属于当地的特色寥寥无几,大同小异的各种小吃小饰品,第一次去逛觉得新鲜,及至每到一个地方都如此,便开始审美疲劳,觉得无趣,想寻得一点特色都须得花钱去找,这也算好的,等到花了钱看到的依旧是资本操控的产业,那时才会对这些旅游业失望。
但,我还是想继续南下,我相信总有一处景色,会被我寻得。我也相信,江南的柔情依旧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