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133班的战友们大家好:今日这封信是想向大家素描一下自己,我不是姗姗,但这确实是一份迟到的自我介绍。
近来琐事缠身,作业都拖了后腿,已经落后一截了。看到大家的起跑姿势都很迅猛,好怕自己被抛弃呀!但转念一想,这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起跑固然重要,但持久和耐力更重要呀,那我做一匹慢马好了,慢慢跑,不着急。嘿嘿,阿Q一下。
言归正传,我来自不算偏远的一个小乡村,村里只有二十多户人家,我父辈的很多人一辈子可能也没有走出过省城。我很幸运,虽是女娃,但父母给了我很多爱和支撑,得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之前一直从事化妆品行业,最近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一脚踩到了养殖业,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生长于农村没见过什么世面,经常会闹一些笑话。父母殚精竭力把我托起,想让我离开农村,但是没想到我兜兜转转又回来了,把他老人家气的不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给我好脸色。
都说农村人老实,但老实的人就是嘴笨、胆小、怕事,木纳,无趣,寡淡无味的代名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有多严重了。
我刚毕业那会在我的老师店里帮忙,有次她有个朋友我暂且称她为L姐吧,她是当时股东之一,到店里去看我。对的,她自己一个人去看我,买了好多面包。
那时候我超喜欢吃面包和包子之类的东西,心里想着这个L姐真好啊,大好人,给我买这么多好吃的,然后自己在那里吃得可欢了。
我记得我吃的时候对面姐姐老是盯着我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怪不好意思的。后来我才知道,她看着我,是在等我说一句“谢谢”!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辗转我从老师那里知道,L姐当时对我极度不满,因为她的好心没有换来她想要的结果。我不知道她的原话,大概意思是:你那个学生怎么回事滴,太不懂礼貌了,我买东西去看她,她连谢谢都不知道说的?
我很尴尬,我想我的老师一定也很尴尬。因为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收到了别人的好处,要最起码的表示感谢,我这么大个人了尽然不会。如果我说我真不会你们信吗?并不是我不感谢,而是我不懂。真的,千真万确,我内心里存着感激之情,但是我不懂得还要跟别人说出口来:谢谢!
太不可思议了是吗?我也觉得。这是我吗?太可怕了!
这件事情压在我心里好多年,我时常反思我自己,为什么我的父母在花了那么多的钱送我出去读书之后,给那么多的长辈和老师敲打过之后,我尽然还会被别人说我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问题出在了哪里?
现在我有些许明白了,问题也许出在农村人跟城里人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起点。
在城里你会发现,3岁稚儿都会跟你问好,“谢谢”更是张口即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在那之前真的不懂说“谢谢”,(顿时感觉书都白念了)别人若是要送我东西,我要么不敢接,要么勉强接下,然后满脸通红的跑开。
为此我回老家的时候还特意观察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好多十几岁了都不会如何跟人打招呼,遇到长辈不会问好,什么“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农村大环境就是这样子的吧。当然,也许我说的也不全对,到底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我没有去深究。
最近我看了一个纪录片,是记录了三个不同地方的孩子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成人、成家的现实生活过程。可能班上有的同学也看过。
一个在一线大城市,一个在偏远山区,一个在小县城,起点太不一样了。有的人也许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望其背项,即便加倍努力,但是等你迎头赶上的时候,别人已经走远了。
所以不要惊讶,有时候你的努力真的不过是别人的基本功,“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真的不绝对。
想想就觉得泄气。细思极恐!细思极悲!
但幸而我们生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努力就有回报的时代,一个最坏也是最好的时代。
很喜欢一首小诗《苔》,也写出来给大家念念: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既卑微又从容,既谦虚又骄傲,若能如此也不枉此生。
啰啰嗦嗦一通,就暂且到此为止吧,祝大家学业进步,事业有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