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上海上学多年,虽然早已年龄不小,但是社会经验,生活经历尚缺。总是固执的拿自己的农村家庭背景,和身边的同龄人比较,早已不会回头看看曾经的伙伴。这些本身存在差距的比较,早已让我精疲力尽,压力满满,甚至脾气暴涨。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抱怨父母给我们的硬核装备不满级,或者即使满级却不是自己想要的选择。直至我又在春节拜年时看到了那个小我20岁左右的叔叔(我爷爷堂弟的儿子),一切让我又重新思考。
这位比我小将近20岁的小叔,是我爷爷的较远房的堂弟的亲儿子。我于是也喊他父亲为爷爷,但是这位爷爷在我有印象起,就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听妈妈讲,当年这位爷爷的父母亲在村里被日本鬼子刺杀了,这位爷爷因为从小好吃懒做,从以前穿着白衬衫给别人读报纸,一下变成了孤儿。
他的一生也许从他成为孤儿那一刻开始变得悲惨起来的吧!他一个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后来还养成了偷鸡摸狗的恶习。因为都是一个村里的人,大家不会拿他怎么样,有时候我爷爷还会送些旧衣服给他穿。他一直当着光棍,后来不知道什么机遇他当了媒人,专门给那些有先天缺陷的孩子找对象,成了不少对姻缘,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位脑子有点不清的下肢瘫痪的老婆。
也许这位爷爷是善良的,他给这位奶奶带到医院治好了双腿,后来两人生了孩子,孩子从出生就喝奶粉,长相和智商都随了爷爷,但是奶奶始终不知道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她还是每天唱着歌在大街上溜达,然后爷爷晚上在庄上把她带回家。这个孩子就是我春节见到的这位小叔。当时大家都认为,虽然爷爷带着这位不认识自己儿子的老婆,以及刚刚蹒跚学步的小叔,也能将就着过一生。
但是好景不长,在长期的低水平、强劳动力的生活条件下,这位爷爷累倒了,住院的时候医生告知多种疾病加身,已经没有希望治愈了。爷爷没有钱住院,被医院强制出院了。于是爷爷躺在家里的床上,那些稍微有点亲戚关系的家庭轮流送饭给他们一家三口吃。每次都能听到大人议论爷爷又在床上嚎啕大哭了,只要有人送饭就说自己不想死,说一定要养他儿子啊!
最后爷爷还是病死在床上,亲戚凑了些钱,简单的举行了葬礼,然后大队部组织村里捐了些钱给这个小叔。死后小叔和这位糊涂的奶奶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奶奶神志不清总往外跑,还一直嚎啕大哭,后来大家把奶奶锁在家里,连送饭的时候都爬窗户进去。
后来拖入为这个奶奶找到了人家,远嫁了。从小叔出生就没有照顾过他一次的奶奶是不可能带着小叔一起过继到人家的。小叔后来被一位老人家收养了,老人家的儿子提供了住处,小叔和老人家的孙子们住在一起。为了平时喊吃饭方便重新给他们起了外号。他们还去政府为小叔申请了低保,每月有点补贴。
春节看到小叔,以前回忆涌起。那么小叔接下来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他决定的了吗?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吗?虽然他还在上小学,那么在他回想起自己的亲生父亲时是什么样的感觉?他父亲的一生本来就不是有保障的,为什么还要结婚生子,为什么国家所谓的优生优育政策没有灌输到这位爷爷的脑子里,让小叔现在孤苦伶仃一个人继续生活。生你却不养你,母亲在世,从你身边经过却从不认识你。
当然这是最极端的生活,也许无数个农村角落存在着更加黑暗的生活,即使看上去富裕起来的村庄,农村孩子也是在教育资源始终紧缺的情况下长大,即使父母送去好学校考上好大学,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去选择对的方向,才能闯出一片天。且不说在成长过程中对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对他们当父母的来说,也许从来不知道抑郁二字的存在。
但是纵观悲观的事实存在,像我以及其他已经长大的孩子,必须要面对的是自己以及家庭的先天不足,但是我们却必须要走出去,去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格局。但是城市孩子同样也在努力进步,最后我们肯定还是和城市孩子存在差距,但是我们至少比父辈见到了更多的机会,也许我们迫于先天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把握住机会,但是退而求其次,我们还会拥有较多的机会。比如在毕业季,高中开始编程的同学已经进入大厂开启高亮人生,而你大学调剂到的边缘专业也许还是需要面试几十家,最后只是当上普普通通测试员,但是不走出农村,也许你都见不到这位比你厉害的同学。而我们往往在被多次机会拒绝后,经常因为无比的挫败感而动力不足,比如剩下最后一家面试的时候你却因为坚持不住放弃了,其实是无比可惜的。
但是我们不可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和别人比,我们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总是想看到更大的世界,于是我写这篇文章,在我感觉到压力的时候,回到起点,看看这个故事,也许我又会继续鼓劲前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