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每天不一样。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如影随形,那就是共享单车。
江边、街道、小巷,一排排整齐的小黄车向整装待发的士兵,随时等候小主子的垂怜。
在拥堵的城市,遇到水泄不通的交通高峰,不能前进不能后退,窝在车里一步一步地挪,这是出行者最痛苦的事。恨不得有双翅膀能自由自在的飞出去。共享单车,为市民插上了翅膀,短途出行,变得更轻更快更方便。
90年代,老家极少看到汽车,一天一趟去城里的大班车,老早跑到路口等着,车厢里实在塞不进的人爬到车顶上,一路上不停上车的人,直到车顶也装不下了,挤不上车的只能遗憾的等下趟车,也就是第二天的班车。每次贴到城里都是精疲力尽,身体能缩则缩,司机恨不得把这些人真空打包摞在一起,这样又能安排出一点空间来接着装客。家里有自行车,那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我们村就一辆,是同学王军家的。
每次我们贴玉米饼一样贴在大班车里时,王军坐他爸的自行车后面,两个大轱辘圈连连转动,别提多潇洒。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那年代多少人的梦想。
后来,也有不少人陆陆续续买上自行车了。田间地头,有了自行车代步,也能减轻不少步行的辛苦。
自行车,即便家家都有,可那也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极尽保护。有个刮风下雨的日子,都会摆进屋内,插得干干净净。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都开上了小汽车。自行车成了过气的明星,被悄无声息的搁置了。当初那些踩着自行车干活的村民,如今也骑上了电动车。
在提倡环保低碳的今天,自行车像返聘的退休干部,重新回到舞台,闪光亮彩。
扫一扫二维码,花个块把钱,车就能骑走。到哪放哪,不担心还不还,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只要保护好就行。
无人看管的公共财物,会不会有人想方拿什么维持共享设法弄到自己家去?这是对政府的一大考验,也是对国民素质的一大考验。
在热闹繁华的街头,单车都是整整齐齐的,像整装待发的士兵;在偏僻泥泞的路边,车子大多东倒西歪,肮脏不堪,像打完败仗的残兵败将。
为什么国民素质这般呢?只能台前光鲜亮丽,幕后却肮脏不堪又是另一番风景。为什么这些人在人家看得见的地方有模有样,看不见的地方肆意妄行?
也许,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想文明的,只是没有自律能力。这样,或许是件好事,就像孩子不懂事期间,总会犯些错,可又总是有希望能变成懂事的孩子,只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已。有希望,总是幸福的。
不禁想起,在有名望的大医院里,都知道排队。在小医院,都是横冲直撞谁会抢谁厉害;在飞机场,都是斯文儒雅彬彬有礼的,而短途客车站,一窝蜂的抢位置,才不管你老不老弱不弱,不会抢的只能自认倒霉;甚至在农村,还有人为了一年两百块钱的低保,倒戈相向,亲兄弟间大打出手。而大城市里,随便向山区捐款都是十倍之多。
姐姐说这单车要是设在我们村里就好了。要是村里设立这些东西,我想,要不了多久都成私人家的物品了。
文明,像火种,一步步蔓延。革命那么辛苦都成功了,要建设市民的文明,也会指日可待。
共享单车,是考验我们所有文明建设的第一步,不管是胜利的成功的还是失败沦落的,我们一定鼓起士气,联手连心,打好第一仗。以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共享产物会出现,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