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字,是"今"和"贝"的组成。
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到,
「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安度一世。」
从前的蒙古国,有个快乐、机智的游僧。
一次,他路过草原,碰见一位牧民无精打采的走着,手里拿着一条马尾巴。
「你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这么悲伤呢?」
游僧出于关心,慈悲关切的问候他。
「我遭遇到了不幸!」牧民莫名伤心的说。「一群狼把我最后的一匹马吃掉了,只剩下一条尾巴,你想想,没有马我要怎么活呢?」
游僧听了挺同情的说:
「把马尾巴给我,你在这儿等着,我保证给你换回一批比原先还好的马。」
牧民把马尾巴地给了游僧,就地等候。
游僧拿着马尾巴,来到了一个村子,那里住着一个贪婪狡诈的王爷。
游僧在他的帐篷附近找了一个洞,想个办法巴马尾巴塞进洞里,用两只手抓着马尾巴。
过一会儿,王爷骑着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他看见游僧的样子很奇怪,便停下纳闷地问道:
「你在这儿做什么呀?干嘛抓着马尾巴?」
游僧回答说:
「我在这儿放马,一不小心地钻进洞里去了,幸亏我跑得快,总算抓住了马的尾巴。否则,就要失去一匹好马了,我先休息一下,等会儿就把它拖出来。」
「是匹什么马?跑的快不快?」
「他跑起来风驰电掣,脚凳子都磨坏了,我架着牠一天能绕草原跑它个7圈,他的鬃毛像高山顶上的白雪。两耳之间可以放置10头骆驼,它抬起的前蹄往上,鬃毛能触到云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03098/4d90a166707535e0.jpg)
「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马!王爷听的垂涎三尺。
扑通一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推开游僧就去抓马尾巴,立马翻脸训斥着游僧说:
「谁允许你在我帐篷周围放马的,立刻给我滚开。」
「哎哟,我的脚都磨出血了,走不动路,请你给我想想办法吧。」游僧装着可怜兮兮的样子哀求着。
「那你骑我的马走吧,把马尾巴给我,你给我滚远一点儿,我不愿意在我的帐篷周围看见你。」王爷吼叫。
游僧悻悻然的骑上王爷的那匹快马,一溜烟儿向草原跑去。
跑到那个牧民跟前,把马交给了他。自己又各地云游去啦。
见了利益,想得到更多更多,而且嫌少不嫌多,这是许多人都有的贪婪心理。
机智的游僧,利用王爷贪婪心理,以一匹只露出马尾巴的「莫须有靓马」,引诱他上钩,结果换得了对方一匹好马。
想想在网上被讹诈的一群人,最终呼天抢地,无奈悻悻然!这是不是也都是同样的贪婪心态被骗了呢。
看见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
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能太过贪心,更要懂得让利。
一个人不能忍住心中的贪欲,更想不劳而获的话,什么事情都会办不妥。
「不贪」是一个人善于掌握处事分寸的一种善良,更是好德性的高度表现。
人过于贪,必然会被他人所利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03098/9631ff5ea94fa67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