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非常微妙。尤其是亲朋之间,既要时常联系,不过分疏远关系;又要掌握分寸,保持适当的距离。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女人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家务教育孩子。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真的不容易。
至于亲戚朋友的生活,一地鸡毛也好,光鲜亮丽也罢,都不需要我们费神操心。聪明的女人很少管闲事,懂得悦纳自己。
我懂得这个道理有点迟,年轻时候看不惯小姑子懒惰不学习,不由得要提醒,惹得公婆不高兴,吃了不少亏。
(一)
公公婆婆在我们家帮忙带娃,小姑子初中毕业辍学在家。公公婆婆让我想办法,我联系到一家职业技术学院。
小姑子吃不得苦,上学去了玩,有时候还跟同学闹架。公公婆婆给我说一声,我解决问题的同时,批评小姑子不省心。
小姑子去广东实习时偷偷跑回来,毕业证都没拿到。公公婆婆又让我找关系报了电大的大专班,学习会计。
小姑子交学费买了资料回家,说是学不懂只好放下。我让她到我们单位灶上打工,本意是想让她学餐饮技术。
她遇到一个男孩,谈起了恋爱。男孩说女人打工太辛苦了,不如辞工,他挣钱养活她。小姑子没跟家人商量就辞掉工作。
小姑子二十岁那年跟那个男孩结了婚,第二年生了一个男孩。妹夫打工,挣的钱不够花,矛盾重重,吵着闹着要离婚。
妹夫个子矮,公公婆婆看不上,可是小姑子已怀了孩子,没有退路。公公婆婆说,要是小姑子不去我们单位打工,就遇不上男孩。
我心里不得劲,后来学乖了。再遇到公公婆婆说小姑子,我找借口离开。小姑子是爱人的小妹,轮不到我操心。我感觉生活轻松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好意未必会被接纳,甚至可能会让人厌烦。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着眼当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不管闲事的自律,是一种难得的品性,要修养到一定的段位才能拥有。
(二)
我在医务所上班时,同办公室的H离婚。大家急得不行,去劝解。我觉得当事人已成年,应该清楚离婚的后果,就没劝解。
大家分头劝解得很辛苦,最后还是离了。我们单位很封闭,都是熟人。H的公婆给人说同事拆散了儿子和媳妇。
她的公婆还列举了人名,全是真心劝解的那一拨人。人名单里自然没有我。见婚姻说和是一种传统美德,大家觉得有点委屈。
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刚开始闹离婚的人,大多只是争一口气,并不是真心要离。别人一掺和,就成了真的。
俗话说:“一人不知一人苦,一家不知一家难。”过后我常想这件事,H性格执拗,幸亏自己当时理智,没掺和进去。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替对方着想,不忍眼睁睁看着别人跳入火坑。却忽视了善意的提醒无论如何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在不了解背后实情的情况下,别妄自评述。因为我们没有资格强行赋予他人自己的价值观。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少管闲事,掌握分寸,是女人一生最高级的自律。悦纳自己,生活就不会太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