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昨日晩报一则消息:十岁儿童学习不自觉,父亲命他捧碗乞讨在车站。读来啼笑皆非。
首先,即使孩子学习不自觉,但也不必做出如此极端的做法,每个孩子都有开窍的迟早问题,未到终点难论成败。
其次,人的一生、学习、学艺的过程都是漫长的,马拉松赛跑发令枪声响起跑在前面的未必就是终点站夺冠的人。
再则,要急躁责怪孩子还不如反省、拷问自已:你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是否都尽责尽心管教了孩子?最极端的例子是自己晚上烟酒肉十电视机,不闻不问孩子学校学习的事、一旦开红灯,逃学,老师找上门来才雷廷大发,找孩子总算账。
现在急功近利、浮躁的风气不仅在学术界、艺术界、经济领域,也蔓延到教育界。出国要去哈佛、考大学言必北大淸华、中学就在讨论上那个高考录取率高的名校,小学最热闹,家长碰到一起就攀比谁家孩子有能耐最多学了多少课外辅导班,仿佛都想往"神童","少年科学家"方向追求。连幼儿园也急起直追要搞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的辅导班。
毫不夸张的说家长们象一群咯咯叫的母鸡都在烦躁不安、一有风吹草动就盲目地随风向而动。仿佛自己的孩子不多上几门课外辅导班就输在起跑线上,就会被学校边缘化、被社会所淘汰。
有哪么严重吗?危言耸听。还是让幼儿来讲个《咕咚》的故事给我们,蝴蝶效应,一个掉下的果子醸成一阵恐惧,事后平静下才发现是内心的没主见没定力所造成的。要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事,重要的是家长平時里要何时不刻的身行言教,要经常性的"滳灌"输入。
最后还是用晚报的篇未报道来诠释:不要人为的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一个智商平平,有点贪玩、有点懒惰未必就没有从容而幸福的童年及人生。家长保持一份淡定便能守住自己的尊严。
现在的家长有几个当時像现在的孩子这样被"催熟"似的打鸡血?大多数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拔苗助长》不是笑话,还是救救我们的孩子,他们应该有快乐的自由自在的宽松的童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6c802580b01d44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e7a0dd85fb74f4e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b6469d3b267db0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f78f221d1b4822f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fbc0d5942c32b24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2d8c4334f769a39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a602c4a69a2c8a7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9088/70a42e0b504b161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