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曾看过一句:这个世界是没有真正怀才不遇的人的。对于这句话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解读,或者干脆就否认它的正确性。
当写下这个标题时,也犹豫着是否有必要写这篇,因为在很多读了一些书的人的眼里,自己都是有才的,又尤其是那份自视甚高的心性,怎么都不认为自己就该被社会抛弃的对象(额,我也有莫大的嫌疑)。只不过,不管遇不遇都不存在问题,可能最大的争议就在:怎样的东西才能叫做才呢?
若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寻找,总会找到很多相似的例子,有人终生不得志郁郁寡欢而终。当然,从已有的历史只能看到一部分的事例,而更多湮没在时光隧道中的人,在什么没有流传于后世的情况下,他们算得上是真正的怀才不遇的人吗?当然,这也需要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或许有人在生的时候,生命已经足够精彩了,根本就不屑于留什么传世的东西。本来就很满足的人生,何必需要太多的人来铭记和缅怀呢?
从历史上来说,因为当时他们的才能唯一可以出售之地,就只有独掌政权的皇帝。如果想要发挥人的天分,想要真实的为人们做一点事,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行——考取功名,金榜题名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些有才能的人,在通过一些时日的学习,也顺利地进入朝廷。如果这么来说,他们也算是有所遇了。
到了今天,各种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处处都在讲述,只要你需要,总能找到一个行业的菁英,而且他们的故事已经被所在行业的人所崇拜。另外就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每隔几年就有新的行业拔地而起,从最不被看好,再到做成世界级的企业,他们所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的。过去需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干上几十年,然后才有可能壮大被人熟知,最后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后,越做越好,越来越大。可今天很多的创富神话一个比一个惊奇,随时可能被颠覆的传统行业,也在求变求新的路上摸索着前行这。
通过以上的解析,似乎就可以得出很自然的一个结论:现在的人如果有才而被社会发掘出来,最有可能的就是他自己就有问题。社会不会有问题,那么有问题的一定就是个人。不过,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在所需要的才,是什么样的才?以及一个人所“遇”的究竟又是什么呢?过去说一个人有才能,是因为他们皇家朝廷所重用?而今天的能才,绝大多数说的是在商业上有所收获,或是能换回多少的金钱。在以前确实听过很多怀才不遇,愤愤不平地将怨气发泄到社会,从而以伤害被人的方式来平衡内心。
如今还有多少人是真认为自己有才,而被埋没了的呢?又有谁在商业或仕途上高歌猛进后,还会说自己是因为才能的了得,所以有了一个还不坏的结果吗?都没有,也不会有。过分的自信就是落败的开端。所以谨言慎行也该是一个人的修为。
如果真有才,为何还在意所谓的遇或不遇呢?为自己所用的才,为自己带来好心境的才,怎么就不值得被肯定呢?所谓的怀才不遇,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人的自我解嘲,不必然就是世界的真实现状,也可能某个人的才不显著,还没被及时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