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陈 羽
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风清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
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陈羽不是一位有名的诗人,或许在那个时代他也曾叱咤风云,但是时代的风沙吹过,总有一些人会被埋没;但还有一些人,就像锥子,破沙而出。陈羽生活在中唐时期,曾和韩愈一起登“龙虎榜”。历史记住哪个人,往往源于他做了什么贡献,而不单纯因为他的诗作。
有时候,那些没有让我们记着名字的作者,因为他留下的一些文字,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生命,同样生机勃勃。
陈羽大约是南方人,“楚客”一词暴露了他的身份。客,他乡之人,客居他地。古人的乡土情节特别浓,故土难舍,不像今天,大概每个人都走过一些地方,所以古人如果漂流他乡,常常会有天涯羁旅之愁。
陈羽这个楚客,来到了京城,不知道是为了求关还是做其他什么事儿,又生病了,满心的寂寥。“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整个京城锁住的都是秋景,颇有一点“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之感,月亮渐渐西斜,照过南宫,照应城楼,影子洒落一地。
夜深了,京城的巷陌里也落满了秋色,露水滴在了槐树上,云深深,流星沉。
诗人独自坐在孤灯下,耳畔传来钟鼓声。有人在唱歌,有人在鼓乐,有人在高升,有人科举考中……诗人开始自怜,这多愁多病身,这客居他乡苦,又有谁知呢?
纵观全诗,我想诗人想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快乐是他人的,我独自愁苦。
我们的人生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呢?当然有过。当朱自清走过那个月下池塘的时候,听到了蛙声,他还觉得,“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更何况,现实中的你我呢?
记得《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中有一幅画面,黑人男主人公被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欢悦,他懊丧极了。在经济萧条期,作为医疗器械推销员的他日子过得很不好,甚至领着孩子住厕所。那种落魄,真的很让人心酸。
自怜是没错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感,若自己都不怜爱自己,又指望谁呢?但自怜之后,还是要振作。秋天总会过去,冬天也能熬过,当春意爬上枝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亲爱的朋友,我是热爱红楼热爱诗词的春风,若有缘相聚,邀您一路同行:
点下面蓝色链接成为春风旗下会员:
春风会员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
自主开通后我会接到通知,主动打赏返还200贝。如果贝不够,简信我,赠您180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