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
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我们只有摆脱了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在爱的艺术的实践上表现在:能否学会爱取决于人的自恋程度和能不断培养自己的谦恭、客观性和理智。
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成熟的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一种创造性的倾向。这种脱离自己的过程,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
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
爱一个人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我爱,我对所爱之人就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还不限于对他。
物欲社会一切活动都从属于经济目标,人变成了物,成为自动机器:一个个营养充足,穿戴讲究,但对自己人性的发展和人所承担的任务却缺乏真正的和深刻的关注。
人必须体验一系列的失败的爱情关系,一直到不再下意识地在自己的伙伴身上寻找依赖父母之爱的模式。一般来说,这种为时过晚的摆脱父母爱的过程,也是同充满痛苦的放弃和损失经验联系在一起的。
爱是积极地给与,想起小土的师傅和师母的爱情故事,眼里只有对方,一切担心、思念都只为对方,一心只为对方着想。不管是什么时候某一方做出了积极的给与爱的行动,对方接受到了并以同样的方式反馈回来,达到了令人羡慕的良性循环,榜样就在身边!
爱情的艺术,爱的艺术,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和练习自己爱的能力。这不仅仅是爱某一个单一的人,而是爱世界,爱众生,培养的是自己对待哪怕陌生人的时候都要持有的客观、谦恭的态度,培养的是自己看待万事万物都需要有的积极乐观、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有了爱自己,爱世界的能力,才有资格去和另一个与自己同样独立的有生命力的人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积极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