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狼烟再起、激战正酣。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和球迷狂欢。
对于国人来说,足球世界杯是个愉悦的存在,也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愉悦在于可以开开心心、无牵无挂地看球,而不必担惊受怕、揪心挠肝。毕竟中国队出现在世界杯决赛圈也就2002年那一次;尴尬在于中国队的缺席,让国人熬夜为他人喝彩,多少有些凄苦,着实不是个滋味。
尽管“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语),但内心还算强大的国人,从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中找到了平衡。诸如中国少年护旗、中国厂商赞助、中国制造产品,甚至中超联赛上的外援一旦代表各自国家出现在世界杯赛场,有人便把这当成中超联赛的成就予以炫耀。而媒体也顺应了国人的心理,打出了“10万人赴俄、20多亿买转播、10倍备货啤酒”的吸引眼球的大幅标题。段子手更是编出了充满想像力的段子:中国确实强大了,像踢足球这么累的事,中国人都不怎么干,叫欧美人踢给我们看,我们喝着冰啤酒,吃着小龙虾,啃着鸭脖子,看那些外国人在场上玩命地为我们表演……
诚然,世界杯上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让我们无法怀疑中国的强大和影响力,但倘如一味地拿中国元素说事,难免有些自欺欺人,其暴露的正是“我祖上富裕”的“阿Q心理”。对此,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笔者看来,既然中国队没有机会在俄罗斯世界杯上潇洒走一回,那么圈内人士也好,圈外人士也罢,不妨虚心当一回小学生。态度端正、老老实实地坐在世界杯的课堂,聆听世界杯的教诲,客观看待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认真审视中国足球的差距短板,仔细辨析迎头赶上的努力方向。至于足协与各个俱乐部,在世界杯期间则不能完全作为看客存在,更要沉下身子、潜下心来,认真向世界强队学习,学一学如何理顺体制机制;如何破解瓶颈制约;如何提升球员的职业素养;如何增进团队合作;如何提高技战术水平;如何临场应变,等等,甚至于赛事的组织、视频裁判辅助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毕竟世界杯是展示世界最高水准足球水平的舞台,尽管中国队无缘参与其中,但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对于媒体来说,尤其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更多地挖掘比赛背后的东西,诸如C罗的严格自律、梅西的独霸天下、冰岛的众志成城、瑞典的死嗑硬拼、巴西的激情梦想、德国的内心强大……如此,则能给国人及中国足球带来更多的启示。
世界杯四年一次,中国足球要做的不是寻求阿Q式的自我平衡,也不是隔岸观火式的评头品足,更不是没心没肺的全民娱乐,而是态度端正的虚心学习。只有“长点心眼”,真正意识到落后,真正认识到差距,真正找到努力方向,那么,经历一次这样的世界杯,中国足球才不算彻底缺席,才会有所长进。(丁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