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然而当父母是唯一不用考试,就可以直接上岗的职位,曾在网上看到网友说“一想到当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得觉得太可怕了”,是啊,身为父母,有养育,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责任和担当,孩子将会成长为什么样?
01
你愿意给你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把他培养成品行端正的人吗?
堂哥家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儿,在奶奶,妈妈的溺爱中长大,父母没有以身作则,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从小到大听到周围邻居说的关于他俩最多的就是:哎呦,xx又……、xx光欺负俺家xx等等这样负面的评价,甚至家里的长辈都说:xx(他俩的奶奶)成天不舍得打,不舍得说,看到最后能长成啥样。
经常看到的是:奶奶拿着棍子在后面追,他俩在前面嬉笑着跑,可是棍子永远打不到他俩身上。
邻居家的孩子早就能自己出去玩,他俩长多大了,奶奶还跟在屁股后面追……
小儿子上小学了,有一次因为上课实在太捣乱了,被班主任叫到外面罚站,他在外面罚站也闲不住,一会儿躺地上,一会儿又跑去敲敲办公室的门,别的老师打开门看到没人,班主任下课回到办公室,别的老师就说了这个事,因为当时是上课时间,只有小侄子在外面,于是老师请了家长,我嫂子去学校后的第一句话是:“你哪只眼睛看到是他了?”沟通不了,老师很无奈,最后只好请了我的另一个姐姐过去解决。
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我认为是品行,一个人的品行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你不经意间的行为习惯,你的说话方式,你对待事情的态度等等,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02
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吗?
前两天朋友告诉我,她的学校有一个男生,品学兼优,爸爸妈妈都在这个城市上了十几年的班了,也有自己的房子。男生奶奶在老家生活,前段时间非要他们举家回老家去,不回去就以死相逼。爸爸妈妈苦苦相劝,妈妈甚至说,让爸爸回去,自己一个人在这儿带着两个孩子都愿意,但还是无果,于是俩人只好辞掉十几年的工作,卖掉房子,带着俩孩子回了老家。
妈妈不久后回来办转学手续,跟老师倾诉,说老家一个班的学生太多了,比这边要多几十个,孩子在那里适应不了,一直说想回来。老师因为孩子太多管不过来,课讲到哪里是哪里,作业改不完就不改了,根本不管你有没有学会。
听完后我特别诧异
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竟然还有给孩子“拖后腿”的长辈?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哪一个父母不是拼尽全力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这个男生因为奶奶的固执,很有可能一直适应不了新环境,学习跟不上,出现厌学等情况。当然,也有可能没有什么改变,继续品学兼优。我希望是后者,我更希望他能回来。
03
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吗?
之前教过一个男生,三年级的孩子,他很白,特别瘦,瘦的吓人,在班上表现并不好。
刚接手这个班的数学课时,班主任悄悄对我说:“你不要批评他,即使批评他了,也要再找机会表扬他。”我不解,后来知道,班主任有一次收拾了他,他的奶奶来学校大吵大闹,甚至扬言要把班主任告到教育局。
后来慢慢知道他的父母离婚了,他判给了爸爸,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他很溺爱。他其实很聪明,但是心思很深,很会“演戏”。
有一次放学,我走在他旁边,跟他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深深刻在我脑海里的,是他的眼神,还有一句面无表情的“我恨我爸爸”,那不该是三年级孩子该有的眼神:冷冽,愤恨。
我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以后的他会成长为什么样?但那个时候,他已经被伤害了,恨的种子在心中萌芽。
奶奶给的爱再多,再重,和父母的爱,家庭的温馨还是不一样的,弥补不了缺失的那一部分。
04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幸福的长大。
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
幸福:家庭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