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H总,您12号(后天)早上可以到南京参加大会么?”我对着屏幕噼里啪啦就是一串文字。
他回答过他可以,不过是一星期前他还在西安时。12号我们大部门要开年度会议,H总将参加一对一领奖和宣誓两部分,无论哪一个环节缺席都需要另找合适的委托人。而我今天的“多此一举”是因为下午在外接到的一通电话。
“H总的签名为什么是7-11号在外出差,你不是说他能来么?”
“他在哪出差?”
“*东,”周边声音比较大。
“山东?”离南京很近,高铁三小时就到了。
“不是,是*东,你负责保证他能来。”
“我回去后立刻联系他。”难不成是广东,这也不用急呀。
回座位,开电脑,查H总即时消息,十个字不到的签名让我也焦灼起来“7-11号出差中东”。现在对着他已经离线的对话框紧问不舍虽然傻,但我已没有其他办法, “H总,您能保证当天可以在南京领奖并替W总宣誓吧?”
屏幕无话,三分钟后,浮出五个字“错了,是L总。”
查了邮箱,我不得不说,他竟然对了。虽然下班前他都没有另外说话,但我觉得好像有戏。
11号一早,我首先就给他发了消息:“H总,您好,我可以提供与会人名单方便您找委托人哦”。
“不用,我今晚到南京。”
12号早上他踩着点踏进南京会场,西装革履,一身轻松,仿佛这一周他从西安-中东-南京,来回跨越十个时区的行程从来没有发生过。
02
另一位主管,业务为重且不说,负责的部门事务性工作也很多。可能下属知道他很忙,担心他处理不及时,通常文件交到我手上,都会留下一句“今天必须签完”。他又经常不在办公室,所以每次有文件都会先放在他办公室再告诉他。
有天11:28(上午12:00下班)我收到北京同事的“下午上班就要拿到”的面试终审意见表到他办公室。他正在开电话会议,见我进去,接过手中的材料和笔,看起文件,电话中兄弟部门的讨论还在继续,也不时提到他的名字。他顿了一下,按下静音键,拿起手机,拨一串数字:“喂,XX(人力资源的同事),这份面试可以通过,不过意见得刷新……”挂了手机,他转向我说:“这份不签,他会重新发一份给你,我签那份,”然后取消静音。
我到座位,打开邮箱,就看到新的意见表,打印了,拿过去。他还是按下静音键,签字,然后叮嘱了一句“候选人补充完材料后再提交”,按了取消静音键,继续开会,尽管我和他的办公室相距三四百米,这一切结束也才11:43。
仔细想想和这位主管打交道的经历,更多的是是我火急火燎地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递上“今天必须签完”的文件,给离线的他发送即时消息,然后总会在下班前收到“好了”或者“我回北京签”的信息。文件那么细碎,竟然没有一次疏漏。
03
“你好,我是XXX部XX,我们主管想和你约专家明天一小时时间,请教他刚结束的XXX项目。我们也要启动一个类似项目……”下午四点,突如其来的电话中传来这样的邀约。
虽是第一次接触,但从他自报家门情况来看,对方和我们的关系有点儿像不同军区的同一军种,组织结构跨越大,业务相似度高。
若是平时,我会一口应承,但他预约的时间太不凑巧了。
“专家已经在北美出差回国的飞机上,而且他要经北京转机去另一城市出差。现在起的二十四小时,他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转机途中。我可以帮你预约行程,不过也请你理解他的情况哈。”
对方同意了。我立即发短信给专家,告知情况。
早上醒来时发现他的回信“我今天一直在路上”。
告诉预约的同事,对方有点儿无奈,他们的项目下周就要有关键动作,因此今天内一定要从专家那里套点儿经验。对方主管说,只要今天无论多晚都可以。
只能再给专家发短信,然后我自作主张加了一句“对方确实很紧急,如果我们今天安排不了,告诉他们一个时间也好”。
快到中午时收到他的回复,估计是最后一次转机途中,“那就今天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吧”。
我一愣,我知道告诉预约的同事,他会非常欢喜,我更知道那个时点,刚刚够专家下飞机打车到出差城市的办公室,结束一天一夜的风尘仆仆。
写在后面
以前看《半泽直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角爸爸的那句“千万不能干那种机器人一样的工作”。之前一直以为是说像机器人一样不近人情。工作越久越觉得,这用来说“只能处理常态的单线程工作,环境一变很难切换状态”更为恰当。文艺点儿叫“耽溺”,说人话就是“当断不断”。
比如偶尔一次加班到九点,可能身体持续这个状态靠刷微博、刷剧到深夜才能平息修复过来,第二天睡眼惺忪地逢人便说都怪昨天加班。
这样会在“习惯处理常规任务——突发任务处理慢、切换慢、耗时长——精力损耗严重——更偏好选择常规任务”的不断循环中,更加庸庸碌碌。
如果现在对人的要求是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可能是卡顿严重的U盘,相比使用,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试玩所有接触不良的插口,才能开始使用。
而这三位同事简直像WIFI路由器plus云盘,靠自己的快速切换,稳定流量、充足资源让周边每个和他接触的人都会很开心。行程可以配合客户灵活切换就给业务留足了发展的可能性;在业务为重同时认真处理事务性工作就让下属对流程更加谨慎,上司也更加放心;可以腾出余力配合兄弟部门的需求,会扩充自己经验的同时也会赢得全局的影响力。
我特别想知道究竟是他们现在的位置和工作内容要求他们能够快速切换,还是因为能快速切换让他们脱颖而出。暂时这个问题好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无解。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能“翻脸像翻书一样”快速切换自己工作状态,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无柳成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