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开始读《两京十五日》

开始读《两京十五日》

作者: 千白莫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17:33 被阅读0次

打开《午夜巴黎》的背景音乐当做我写作的背景音乐开始我的书写,很多电影的音乐都格外的好,除了和电影本身有关。

上午完成了工作,给客户交稿之后下午去咖啡馆坐一坐,天气冷的让热咖啡的袅袅升烟显得分外妖娆。坐在放眼望去便能寻觅到的角落里手捧纸质书一行行读下去。我相对不太排斥过于嘈杂的环境,但很怕针对我的打搅,比如手机消息或者身边的陌生人尤为明显的谈话,进入书籍里不那么容易,总需要一段时间。上学的时候还真不是这样,可能神经多少也是有点走下坡路了。

除了《何为良好生活》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继续我的类型小说之旅,还真是越来越上头,各个方面的吸收也是我的喜好,而非总是啃那些思想性极高且难读的书。所以现在正在读《鬼吹灯》和《两京十五日》。尽管受有些糟粕的传统思维的束缚,但我力求一视同仁,重点不在于书的所谓的好坏,而在于阅读中吸收到了什么、受到何种启发。

《两》中有一个人物我挺喜欢,当然还刚刚开始,不甚了解。一个看似日常生活很不检点、被掏空了身子的小官二代,其实是个头脑清晰缜密且武功高强的高手,叫吴定缘。待我读完这本小说一定谈谈这个人物,刚一上来就引起我十足的兴趣。

看《鬼》的时候,其中很多玄妙的事情其实并未震动我相信科学的主流思维,多数只当做半恐怖故事看了。但它引出了一个问题,也是我一个朋友前几天和我说的(他也看完了《鬼吹灯》),未证明的事物不能说成是没有。这其实是“薛定谔的猫”,科学一点说,确实证实不了的话至少要存疑,不过它最多最多在心里只能放在悬案的位置,实在不能相信其中的描述。对于世界上更多的神秘主义的事情,多数人应该始终处于观望的态度,我也从来不和人争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形成严肃的谈论。当成故事看还是不错的,但同类小说看一部也就够了。

因为要录谈《局外人》的视频,所以重读了一遍,格外认真,阅读时也做了简单的笔记,以及读后的思考,效果比以往的范范阅读好一些。总要问问自己读完一本书,究竟有什么收获、多了什么思考。“究竟”是个好词儿,让人不断地追问下去,慢慢我们也会从无聊的浅层的套路生活中逃离出去了。我没有太多的诉求,只想有意思一点,别太无聊。正如佩索阿在《不安之书》(另译《惶然录》)中所说:“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

相关文章

  • 读《两京十五日》

    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可能改变一段历史,改变一个朝代。 每一个大人物,都有可能毁了一段历史,建立一个朝代。 关于历史种...

  • 两京十五日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

  • 两京十五日

    亲王马伯庸在创作《显微镜下的大明》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觉得只写一本书,实在是有些浪费,于是便有了这本《两...

  • 《两京十五日》

    最近这个月才终于翻开这本小说,可是只要一开了头,才发觉根本就完全停不下来。剧情完全牵引着我的神经,我的脑海中一直在...

  • 《两京十五日》

    我记得第一次看马伯庸的书是《显微镜下的大明》,无论是故事本身的引人入胜还是历史描绘的详实,都让我觉得作者是下了真功...

  • 两京十五日

    提要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

  • 2020-11-28

    最近开始读马亲王的书:《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古董局中局1》 在刻画人物方面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反对对人的标...

  • 《两京十五日》读后感

    这个《两京十五日》,是我读完《长安十二时辰》后读的。这两本书的作者相同,都是考古学家马伯庸写的。《两京十五日》,是...

  • 细说《两京十五日》

    1.“据说,人在面对注定的死亡威胁时,不会移开视线,反而会一直盯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们遇到车...

  • 《两京十五日》后续

    看完书真的是意难平,意难平呐!看很多人说要删去第三十章的,我觉得没必要。 诚然,二十七和二十八章的确是本书的绝杀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始读《两京十五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ca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