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笔

作者: 临深履薄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19:50 被阅读0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雨”让人想到的是追忆、是哀愁、是滋养。“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风”令人感到的是温暖、是柔软、是诗意。

        早春料峭的寒风对人们并不友好,直到此刻才真正感觉到春回大地。随着春晖日盛,春雨滋养,春风拂过的地方,到处生机盎然。

        清明节前的几天,连续下了几场雨。气温也降了许多,对着玻璃呵气时,竟有薄雾般的水汽氤氲开来,我把“春”字写在里面。本以为这冷雨会把人都禁锢在家里,可也不尽然。我下楼打水时,就看见一对年轻的夫妻,携着一个穿雨衣的小女孩在小区院子里取土,将一颗幼苗栽在花盆里。

        春雨过后,天气大好。跟着长辈回村里扫墓,看到的春色与城里迥异。墙根下负暄晒暖的老人,脸上写满沧桑,目光无神姿态宁静。各家门前,多有闲人聚集谈天,小孩子在旁边嬉戏追逐,还有闲逛的中华田园犬,自在之极。

        沿着河边散步,柳树在风中摇曳生姿,柳条早已不是早春时的枯脆僵硬了。太阳照在大地上,暖气蒸腾,春风一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暖融融的,像是要融化一般。河水不像小时候那样清澈了,虽然水中游鱼和蝌蚪还是精神百倍,活力四射,依然很煞风景。幸好人类有这样发达的大脑和想象力,闭上眼睛,听着河水缓缓流淌,虽然逝者如斯夫而未尝往也,我却可以凭借想象逆流而上,仿佛自己又是二十年前的那个站在河边戏水的孩子,不亦快哉!

        走上山头,远远望去,生气旺盛,吐故纳新。看看眼前明媚的桃花、杏花、迎春花,会否想起逝去的亲朋故友?又会否想起遥远的过往?          暖融融的阳光里,或三五成群,或一人独行,手提祭品,肩扛锄头,踏着田间地头蜿蜒曲折的小径缓缓而安静地走上亲人的坟头墓地,献一束花(革除清明上坟烧纸的陋习真好),除一除杂草。偶尔也会听到其它坟头传来的嚎啕大哭,响亮、悠远,不明白她们为什么如此悲伤,到底是为逝去的人呢?还是在为自己的遭遇。也会不自觉想起躺在地下的那个人和他生前的事情。因为时间的魔力,那些事情不论好坏,都蒙上了一层迷雾,显得遥远,又模糊又清晰。

        此刻,我想到悲欢,想到生死。在时间的湍流里,“死”变得很奇怪,在近处时,沉重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光阴流逝后,隔得远了又轻飘飘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应该多学学花草树木,生时努力生长,不屈不挠,老死时,安忍如地,静静死去。

        生老病死,顺承天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多少人的人生追求,我想起曾点的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相关文章

  • 精进打卡——2020.4.4

    2020.4.4. 记录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ᵕ̈ 晚上好,欢迎来到我的星球。 ✨『生活随笔』 ?清明祭|清明时...

  • 2019-11-16

    清明随笔 清明时节雨纷纷,昨晚下了阵雨,地上湿的、空气到也清新,白日阳光明...

  • 千古遗风*祭扫祖亲

    千古遗风*祭扫祖亲 清明扫墓随笔 文/曾群松 一 又是清明烟雨濛 荒丘扫墓走...

  • 清明随笔

    清明之际,总带着淡淡的忧桑! 走进而立之年,我们都会经历很多亲朋好友的离开,有的去了另一个城市,有的去了另一个国度...

  • 清明随笔

    十几年啦,没回乡下做过清明,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出嫁之女是不能做清明,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咋的,有时特想回生我养我...

  • 【随笔】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来学校也有一年了,各种心情也差不多都经历过。 厌倦也好,平淡也好。再多抱怨,再多心烦,它终究是你...

  • 清明随笔

    从不主动给子女打电话的母亲,在清明假期的那个午后给我打来电话。她在电话里幽幽的说,脚疾又患了,住院几天仍不见好转。...

  • 清明随笔

    清明,雨纷纷。 我是很讨厌下雨的。纷乱的雨,总是令出行的期待,化成泡影。难得的假期,无处可去。或者...

  • 清明随笔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转眼又是四月,再次踏上回老家的路。

  • 清明随笔

    清明是一个容易感怀的节日。 清明,是寒儒以生命谱写的对政治清明的期待。传晋公子重耳流亡困顿之际,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ci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