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5-12 14:50 被阅读0次

新市驿别郭同年

宋代:张咏  

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

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与朋友郭同年离别的场景,语言平实,却道出了很好的友人分别时互相恋恋不舍的深情。    

“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点出与郭同年分别的地点和气氛。别易会难,古人历来都很看重分别的时刻。他们是“分携”之交,又在“驿亭门外”,客中离别,而所别之人,又是同一年中进士的人。科举时代,很看重这种“同年”之情;而张泳自号乖崖,以为“乖”则违众,“崖”不利物(见《宋史·张咏传》)。平素落落寡合,因而与故友分袂之时,情意格外深厚。“酒尽”,不是写酒少,而是言“叙分携”之际语多时长。“扬鞭泪湿衣”,与柳永《雨霖铃》词中“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数语,语意相近。所不同者:一别故友,一别情人;一骑马,一乘舟而已。 

“莫讶临歧再回首”,承前再作渲染。从逻辑上说,“反”包含了先有“正”之意,诗人只有在作出了令人惊讶的举动之后,才会有“莫讶”之语。临歧回首,人情之常,不会令人凉讶.更不会使送别者惊讶。只有在行者一再回首,不断回首的情况下,送别者才会感到惊讶。此处,诗人正是用“莫讶”二字,突出其对郭同年恋恋不舍的深情。 

“江山重叠故人稀”言诗人“临歧再回首”之由。“江山重叠”,言征途之险峻。唐人《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说,中山府(唐称定州)一带多山。其地有恒山、孤山、尧山、无极山等。天险倒马故关,便因“山路险峭,马为之倒”而得名。“江山重叠”四字,体现出征途的困苦和艰险。异乡客地遇见故人,令诗人分外高兴;异乡客地与故人“分携”,令诗人分外留恋和伤感,加之又是“故人稀”的张咏。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七字说:“眼前语说得担斤两。” 

宋诗善于写细微的感情,尤其善于翻案及融化前人的成句。临歧分手,凄然下泪,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多次见到,但往往以安慰语出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韦参军》:“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这首诗因为自己是离开的人,所以翻过来写,直说自己临歧回首,泪湿衣巾,同样情真意切。诗末句直叹“故人稀”,也多少与唐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在情感上有相通之处。

相关文章

  • 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新市驿别郭同年 宋代:张咏 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 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赏析 这首诗叙述...

  • 江城记(平水韵)

    冬雪初临黄鹤去, 闲云依旧故人稀。 江城庚子除凶事, 明岁花开颂白衣。

  • 草木稀

    山河故人居 一朝草木稀 莫与妇人争 桑雨落蝉堤

  • 莫怪临风倍惆怅

    近日翻看王阳明的诗,有句“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合上书后,时不时总是想起这句来。还曾想若是将“赏”改“...

  • 醉醒何处泪沾巾🌙

    东阳酒家赠别 唐·韦庄 天涯方叹异乡身, 又向天涯别故人。 明日五更孤店月, 醉醒何处泪沾巾。 临歧握别,已自不堪...

  • 临岐之殷殷

    临岐之殷殷 ——记张国荣单元剧《临歧女人之三十三》 作者: 陈沁...

  • 七律 . 年关感怀(新韵)

    NO:00352 七律 . 年关感怀 (戊戌腊月) 至老休谈仙体健, 真穷莫怨故人稀。 寄情山水心驰马, 放...

  • 岁月无情

    岁月无情,再回首,重温的歌,都不知你回忆的是故人还是新欢?独自留下泪,也只剩过往莫再回味。可知 未曾欢喜之词,字字...

  • 人情无味是清欢

    路,漫长 人,渐稀 情,无味 莫言未变 愁肠满牵 似故人,非旧人 不忆…… 图纸上,前路一片! 相见难。

  • 故人日渐稀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只是村里的故人却越来越少了。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ea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