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解读杜牧的《清明》

作者: 流星雨儿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21:14 被阅读1733次

陆游说过“尤其清明可到家”,转眼清明已到,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牧的千古名作《清明》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想起杜牧的这首《清明》,它简直成为了清明节的代言诗了。之所以流传得这么广,甚至可以为清明代言,是因为这首诗明白如话既没有什么典故,也没有什么生僻字的使用,意思浅显晓畅,场景如在眼前。

你看那清明时节啊,细雨纷纷,路上扫墓、祭祖的行人伤心断魂。同样踏青的诗人,随着春色渐行渐远。走得有些累了,欲小憩欢饮,问路于路旁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身子一斜,抬手一指,“看,那不就是你要找的杏花村么!”多么生动啊,宛若亲临。不过别看读来容易,这首《清明》非杜牧这样的大师不可为之。它典型地提现了汉族诗词的生动形象,以及语意的丰富。不相信我们重新句读一下这首《清明》,立刻可以变为《清明》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多么浑然天成,这就是汉族诗词的魅力。我想其他语言为母语的文学创作,恐怕难以达到汉语诗词的这种境界了。不过,让杜牧始料不及的,他的这首名作为后人留下了困惑不已的两大疑团。

第一个就是牧童那随便一指的杏花村,它到底在哪啊?在如今这个连西门庆到底出生在哪,都要争一争的时代,杏花村的归属简直要争得头破血流了。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麻城,这三个地方甚至为争杏花村曾经对簿公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徽说“你山西怎么会清明时节雨纷纷呢?气候也不吻合啊”。山西的学者就说了,“你们说的是现在,据考证,唐朝的时候,我们山西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如今,全国有不下十几个地方在争杏花村,我们南京也有学者写了考据文章,证明杜牧的杏花村应该在南京。我看了他的文章之后,也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但是总要以坚守真理为第一原则,,不能因为杏花村的品牌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就非得把它不顾一切地抢过来。说起来这全怪杜牧,谁让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既不标明时间,也不标明地点。你看他那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多好啊,一查就知道时间,你不是文宗大和二年中的进士么,就是828年。另一首《即将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连时间、地点都交代得清楚。

独独这首《清明》,随手一提,一点交代都没有,那他的这个杏花村啊,我估计和张家村、李家村一样多,所谓“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杏花可是神州大地上蒙蒙春雨中的典型意象啊,不仅随处可见,而且杏花村的意义也非凡啊。孔子坐杏坛之上,可以代指教育;后世新科进士要游宴杏院,又指仕林科举;更不必说三国时的医家国手董奉董君异,悬壶济世,为了植杏就花,他定下了一个规矩,看病不收费,但重病患者痊愈后,要在山坡上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数年之间,董奉所住之地,便种下了万株杏树。所以杏林又可以指悬壶济世的良医国手。所以,有杏院、杏林、杏坛,这么丰富的内涵,又有杏花春雨的美景,哪里不愿叫杏花村呢?古人为什么不那么可劲地要争杜牧的杏花村,大概是古人没那么品牌至上,经济至上吧。

除了杏花村属地之争,这首诗还有一个更大的谜团,那就是这首《清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情绪。听我这么说,很多人会一愣,这叫什么问题,这里的情绪不是很简单么,路上行人欲断魂啊。但你细想想,上下两联的情绪是不是有点区别呢?上联是欲断魂,下联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何其晓畅明快,明白如话,难道它的情绪也是欲断魂吗?音乐最能表达情绪了,一言不合就唱歌。我们细听了南派的吟诵之后,就会发现上下两联的情绪是不一样的。通常的解释是,前面诗人已经伤心过了,正是因为难以派遣欲断魂的愁绪,所以才要找酒家,才要找杏花村啊。这种理解其实不然,杜牧说“牧童遥指杏花村”,没说他也欲断魂。要搞清楚这一点,对古人来说不是问题,可是对今天的人来说隔膜了许多。关键之处就是清明节这个节日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清明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十年八节之一,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所以清明是好时节啊,天清气朗,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紧要关头,古人也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事实上除了农耕,清明在生活中也特别重要。你看清明节也叫踏青节、秋千节。传说宫中的妃嫔、宫女这天都要荡秋千,这一习俗进而传到了民间,女孩子们也要荡,所以叫秋千节。可见古人在清明时是崇尚运动的。踏青、郊游、蹴鞠、荡秋千,接着还要放风筝。

可是这样一来,有人难免会问,这不是太不庄重了吗?因为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啊。你看一到清明,各大城市扫墓大军纷纷出动,以至交通阻塞,总会成为新闻热点。说到这种矛盾,就要把清明节和寒食节、上巳节l拉到一起说了。寒食节在古代基本上是在冬至后105天,和清明的日子很近。清代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前,把清明节定在寒食节的两天之后。汤若望的历法改革之后,寒食节就定在清明节前的一天了。而今年你看上巳节就是三月三十日,和清明节离得就非常近了。

我们先来说说寒食节。说到这个节日的起源,大家一般会说是介子推的传说。是说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年轻时为了逃避迫害,逃到他方。逃亡的途中,饥饿万分的时候,介子推曾经割了大腿上的一块肉,煮了肉汤让重耳喝。重耳后来知道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十九年后,他做了国君,重赏了当年陪他流亡的功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替介子推不平,劝他面君讨赏。介子推最鄙视那些挣功讨赏的人,所以打好了行装,带着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难当,亲自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不肯出山。晋文公听了手下的糊涂主意,从三面火烧绵山,想逼出介子推。可他小看了介子推做人的原则和高洁的人品,他宁可葬身火海,也不肯施恩图报。传说晋文公读到他的“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诗,放声大哭。为了纪念他,把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就是全国禁火,只能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时候,就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传说如此,所以大多数人以为寒食节的源头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寒食节的源头应该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学会使用火,对人类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你看我们叫炎黄子孙,炎帝是排在黄帝之前的,炎帝就是火神。古人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但所祀之火,每年都要熄一次,然后重燃,被称为改火。改火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华夏文明是祖先崇拜,所以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的时候,也要隆重地祭祖。因为要改火,要建新火,所以当日只能禁火,当日只能食冷食,这就是寒食的真正起源。另一方面还要祭祀,祭祀新火,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所以要扫墓,要有庄严的哀祭形式。


但是如果只哀祭,只吃凉食,所谓过犹不及尤其是与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不相吻合。所以《黄帝内经》里说,“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又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这是说,春天的时候,要让身体里的少阳之气,其实就是新火自由生长,所以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对于这段话最好的解释就是孔子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三月三的上巳节就是这样的,人们先要去郊外,举行祭祀仪式,所谓“祓除修禊”,然后沐浴,就是去除晦气与不洁之气。兰亭集序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所谓“修禊事也”。


祭祀之后就是很多游戏,比如说临水浮卵,就是拿很多鸡蛋从河的上游漂下来,女孩子谁在河边捡到这些鸡蛋,谁就是幸福的,被祝福的。因为意味着她们很快会生育,对古人来说,生育是头等大事。文人的曲水流觞就是从民间的这个游戏学来的。所以你看清明、寒食、上巳这三个节,有相似的特点。第一,它们时间上离得很近;第二,它们都是先举行祭祀,然后有各种的游戏。其实这不仅不矛盾而且非常科学,究其本质,这三个节都是为了尊重生机,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因为春天阳气始升,代表着生机的出现,如同新火一般,所以古人讲究敬畏,要祭祀。所谓祭火神也好,祭天地也好,祭祖先也好,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和尊重。那么活着的人在祭祀之后,就要体现出生机和活力来,又因为在寒食,吃了凉食,在扫墓的时候有了哀伤的情绪,就更需要通过健康和积极的情绪,把身体和灵魂引向良性循环。这样人们的生活观、生命观,既不失敬畏之心,又合乎大道自然,又充满了正能量。所以特别能体现华夏文明生命哲学的大智慧。


到这儿,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因为扫墓那是祭祖,要有哀祭的情绪。而诗人为什么“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那么清新爽朗,如在眼前呢?这是踏青,是游春,因为天地清明,万物生发,那么作为自然的一分子,你要在这气清景明的时节,表现出生机和活力来。所以最清明的不是杏花村,而是那个小牧童啊!他才是黄帝内经里的“少阳始生”,他才是改火节里的新火新民。他轻轻的一指,就把一代代的国人引向了尊敬生命,充满生机的清明。

相关文章

  • 郦波解读杜牧的《清明》

    陆游说过“尤其清明可到家”,转眼清明已到,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牧的千古名作《清明》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 郦波解读杜牧《山行》

    我们今天来欣赏杜牧的名作——《山行》,诗云: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敬赏远古佳词 慨叹先贤大智

    文、摄影/菡萏莲荷 听郦波老师解读古诗词,真的是一种享受。平和的语气中,透出郦波老师的睿智与博学。他以深情舒缓的语...

  •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第一条主静

    最近在听郦波老师解读的曾国藩日课十二条,就如郦波老师说的,五百年来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 我个人感觉王...

  • 郦波解读王维《鹿柴》

    我们今天来解读王维的名作《鹿柴》,诗云: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特别喜欢写空山,...

  • 郦波解读王昌龄《出塞》

    欢迎和我一起走这段有关诗词的美的历程,一起来聊一聊那些人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那么,我们的唯美诗词之旅该从哪首诗开...

  • 郦波解读杜甫《佳人》

    我们读李白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读他的“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就知道李白是天生写情诗的高手。而...

  • 郦波解读《白头吟》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首存疑的名作,是卓文君的那首著名的《白头吟》。之所以说存疑,是因为学术界到现在也没有确定,这首诗...

  • 郦波解读《蒹葭》

    今天我想为大家品读的是《诗经·秦风》中的名作《蒹葭》,诗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 郦波解读王冕《墨梅》

    应很多朋友的要求,我们今天暂放下唐诗发展的这条逻辑线,跳跃一下,讲一讲元末明初王冕的这首千古名作《墨梅》。诗云: ...

网友评论

  • 寒夜客来茶当酒:丽人行就是清明出行图,唐朝的
  • 7c62f35546dd:清明还有元宵,都是古代女子喜欢的节日,可以名正言顺地外出游玩的😎
  • e5d73fd144e3:杜牧还是有点李白的影子的
    7c62f35546dd: @独孤求败逢人打 小李杜里杜牧有点像李白,李商隐倒是有点像杜甫
  • fac0960f8ac2: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首代言诗。元日,重阳,七夕,中秋,都能对应上
    0af82a6a8860: @用户6185045987 宋词算吗?元夕也有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fd8660ce877c:清明上河图是应景的,可是是北宋汴京,非杜牧的江南啊😄
  • b867fb3d4a62:杏花的意象多了去了,还有红杏一枝呢🙃
    fd8660ce877c: @观雨赏花 贾宝玉的杏帘在望也是来源于此吧
    7a7b4934be73: @观雨赏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时候,杏子结子了☺
  • e52f5439760b: @流星雨儿下 图配的不错吧,尤其是郊游,沐浴,都是古画吗
  • 45442f0498a4:终于弄明白上巳,寒食,清明的关系了😀
    e5d73fd144e3: @疏影_57c3 是啊,收获颇丰
  • 6e473bbc6b6f:大漠孤烟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本文标题:郦波解读杜牧的《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b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