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读创业社57周
《佛洛依德遇见佛陀》~有必然的关键

《佛洛依德遇见佛陀》~有必然的关键

作者: 爱吃香蕉的猴 | 来源:发表于2016-06-05 08:43 被阅读102次

      把佛洛伊德和释迦牟尼放到一起,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当然有了,他们都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大师。尤其是两者都特别关注人类的欲望。不过对待欲望他们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佛陀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只有舍弃欲望才可能获得最根本的快乐。而佛洛伊德认为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书中用纳西鲁丁的故事作为开头,纳西鲁丁在街头一根一根的尝着面前盘子中的辣椒,一边尝,一边失望地大哭,因为他在寻找一根甜的辣椒。找不到就不罢休,就如同我们的欲望一样。

      佛陀和弗洛伊德两个人看待欲望的两个极端之间,作者想要寻找一条中庸之路,那就是欲望既可以与人为敌,也可以与人为友。我们如同纳西鲁丁一样,一边一次一次的失望,一边仍然不断追求。佛陀说干脆放弃欲望吧,问题是我们真的放得下吗?

      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每天都要面对学多如果纳西鲁丁一样的病人,他们一再重复那些从理性角度看早就该放弃的行为。

      有人说和佛教相比心理学还非常非常幼稚,的确佛教其实就代表了东方的心理学,佛陀和弗洛伊德都是洞见人类心理的大师。作者想要设法整合东西方的心理学。并且发现欲望正是可以沟通两者的关键。

      佛教认为一切皆苦,身心病痛是苦,求而不得是苦,与讨厌的人在一起是苦,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仍然要面对分离,仍然是苦,即便是最愉快的体验,也难免夹杂着不满足的状态,因为任何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想要留住快乐仍然是苦。

      当然这是东方的哲学,西方人不会这么想,西方人觉得欲望其实是不可战胜的,比如顺其自然,或者带着罪恶感生活。法国谚语说“赶走我们天性里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快马加鞭卷土重来。”佛洛伊德也说“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东方人说的放弃欲望,只是假装欲望不存在,并不能真正断除欲望,欲望反而会以另一个方式出现,比如对佛的追求和虔诚,反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欲望。

      其实欲望就是我们本身,佛说爱欲重而生娑婆,人就是欲望的结晶,欲望就是人性,无欲其实是对人性的背离。作者认为佛陀阐述苦的原因,并非是欲望,而是贪欲,贪欲是一种执着。是企图抓住不可能留住的东西,而不是想要达到快乐和圆满。

      在开悟之前佛陀也想要通过苦修去断绝欲望,结果失败了,因为他知道想要把欲望从世间消除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觉悟只是要寻求一种中道,就是在苦行和纵欲之间寻找一条居中的道路。这正是东西方心理学都认可的中庸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ting:人就是欲望的结晶,欲望就是人性,无欲其实是对人性的背离。作者认为佛陀阐述苦的原因,并非是欲望,而是贪欲,贪欲是一种执着。是企图抓住不可能留住的东西,而不是想要达到快乐和圆满。
      • 中号裁判_乐读1z1b:在苦行和纵欲之间寻找一条居中的道路。这正是东西方心理学都认可的中庸之路。看来我还是人类

      本文标题:《佛洛依德遇见佛陀》~有必然的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fr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