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正义是需要每个人都去维护的。正因为有大家的努力,才能实现正义有时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的美好结局。
当别人恃强凌弱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挺身而出,抗议强暴,抗击霸行,任由恶行横行八道,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会遭受到欺凌与屈辱。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担当精神,历来嘉许和褒奖正义之士。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心中的正义,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于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江湖豪侠,急公好义,除暴安良,抑强扶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了民族和国家,为了广大群众,挺身而出,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侠客义士。
一般的普通人,也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也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情怀,也有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抱负。
正是盈盈满怀于广大民众心中的一股英雄气,才让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获得新生。
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说过一句令人记忆深刻的话,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一个怯懦的男人,称不上男子汉大丈夫。
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一点血性,没有一点敢于挑战恶势力的勇气,没有面对不正义之事敢于挺身而出拍案而起的孤勇,那是可耻的。
如果我们都是明哲保身的高手,遇事首先考虑自身利益与自身安危,不是以公道与大义为重,这个世界该是多么冷漠与无情啊。
正是因为有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存在,正是有那些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的孤勇者存在,让人们看到世界的美好,人间的值得。
受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浸润,中国人往往是平和的,温润的,好相与的,甚至于是好说话的。
温尔文雅的中国人,内心又是仁爱的,讲道义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颗勇敢的心。不平则鸣是士人的优良传统。
文死谏,武死战。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只要合乎道义,对方再强大,也勇往直前,这就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外表并不十分强悍的中国人,往往有一颗不屈的心。
仗义每多屠狗辈。市井小民,在大义面前,往往令人刮目相看。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为什么长盛不衰,正反映民众的强烈意愿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