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集纂》序

作者: 熊杰松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4:40 被阅读19次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阴符经》中的这话,可说是匡盖诸子百家的中心思想,泄尽天机。古之圣人,开物成务,利用先民,其虑远大。

        天之道,指天体宇宙的运行规律,用以观之,即观察认知和领悟。所执者,惟六壬一道。托阴阳五行干支以阐人事,得以开物成务。远古的人们,结绳以记日,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了解,对星辰天象的观测,从而产生了历法。而术数正是在历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整合分析出来的结果。

        自有文字以来,我们都有记录历史的习惯,也就是记录曾经的各种事迹!而在遥远的远古时期,人们对文字的认知还不够深入,一般都是通过绘图来描述现象,所以,才有了图书之说。但是,先人很勤劳,晚上观看天空中星辰的位置关系,而描绘下来。并将白天劳作、生活的各类事件记录下来。由于太阳每一年就会轮回一次,而古代生产技术落后,多以耕种打猎为生,因此先前记录下的各类事件,就可以用以参考分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时间的累积,记录的图文会很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拥有大量的数据),为了方便记忆和分类,便有了术数中类象用神之说,这便是术数理法上的实际依据,或者说,这是比较贴进我们所认识的事物的一种分析(可以理解为有效数据的挖掘)

        六壬是我国一切术数的源头,而六壬的源头则是观天之道的古代天文学。古人通过对天体宇宙的观察,以象行、演绎、模拟的方式,把周天划分为二十八宿,又把二十八宿归结四方象形神兽、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用演绎的阴阳五行,设干支已定人事。拟三式之妙以窥天道之奥。

        诸书记载中,在上古逐鹿之战,因黄帝得九天玄女兵信神符,而制伏蚩尤。故壬术素为兵家所看重,六壬又名玄女式,兵家名将无不精于此道。如先秦之伍子胥、范蠡、计然等;汉晋之管輅 ,郭璞;南北朝之陈霸先;唐宋之李靖、徐道符、楚衍、苗公达、凌福之、郭子晟;明清之刘日新、陈公献等。千年传承代代不息,有低谷有顶峰,名家辈出多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

        孔圣人作《易·系辞》云:“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意在执天之行。方可乐天知命,乐天知命才可旁系不流,唯有选择,而后自可不忧。壬本道术,存乎一心以全其道。运用之妙归于壬术。行之江湖可觅商道而慕陶朱之风。用之庙堂可扶大厦之将倾,堪成不世之功。践行自身,亦可兴家立业避战火刀兵。

        我本蛮越山野人,慕往圣之绝学,潜心研习略有所得,用之于己身翡翠赌石略有小成。多年心得积累于此,望有心之人可触类旁通实现自我。术,方法、工具而已,小有小用,大有大用,皆在人心。道,想法、方向,明确前进的目标和价值。故须心存道心,配以术法,方为道术。而壬本道术,备极精醇。

                                                                                                                                熊杰松写于浙江余姚

相关文章

  • 《六壬集纂》序

    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阴符经》中的这话,可说是匡盖诸子百家的中心思想,泄尽天机。古之圣人,开物成...

  • 《六壬集纂》前言

    前言 在君权至上的时代,历代法典都将术数列为禁学.不允许私自学习教授,这里着重讲一下以《周易》为代表的易学与壬学之...

  • 《六壬集纂》卷一

    卷一 学习大六壬,入手第一步就是如何起课,了解起课的九宗门法则,理解六壬式盘参天法地模拟天地系统的原理。 月将第...

  • 游子能救母,六壬显神功

    游子能救母,六壬显神功 选自《韦正心大六壬案例集》 2018年2月9日16:53分,新疆本地时间是14:22分...

  • 小众术数系列——中六壬参易辩方

    六壬法,大有天地人三式之一的大六壬,小有轻巧简洁的小六壬,还另有大六壬旁支金口诀。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

  • 马力不需路太遥,相知何必待日久

    袖里乾坤大,一课知你心 选自《韦正心大六壬案例集》 大六壬神课是一门趋吉避凶的占卜术,学好学精了可以说没有什么...

  • 那些兼修六壬奇门的古人

    有人说,六壬精通则奇门不难,这话不好验证。不过六壬和奇门确实关系密切,六壬奇门都是三式之一,六壬十二宫而奇门九宫,...

  •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2)】——六壬尽人事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2)】——六壬尽人事 一、六壬概述 六壬起源非常之早,源于古天文学,与历法相关。我国古代...

  • 古老占星学丨大六壬

    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大六壬,简称六壬,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五行以水为...

  • 王阳明:礼记纂言序

    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1】。“维天之命,于穆不已”【2】,而其在于人也,谓之性【3】;其粲然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壬集纂》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jg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