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现在很多人都将其当作占卜之用,不乏江湖故弄玄虚,使其蒙尘于迷信之流。《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儒家经典的代表,当年孔夫子韦编三绝苦研《周易》,总不至于是昏聩迷信,那么孔圣人到底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易经*说卦传》中提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所以往来“顺逆”都是对时间观的一种看法,“往者”即曾经过往的事物,也就是历史。“来者”即将要到来的事物,也就是未来。那么,通俗的理解就是《周易》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书籍,理解曾经过往的历史和记载,可以用来启迪预知将来事物发展的趋势。
用这张图来解释孔圣人当时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很直观那么,《周易》当中所记载的历史具体都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周易》具备数往知来,而其他的历史书籍都不具备这样的作用呢?
下面我就略作讲述:
《周易》一共是64个卦体,开头两个卦分别是乾、坤天地之道。乾为天,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为地,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为天地之道,君子效法而有圣人之道,什么是圣人之道呢?即指周文王兴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因此,从《周易》的第三卦水雷屯卦开始,就是在记录历史事件。
例如:
屯卦: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解:徘徊(难进)。占问安居有利,建国封侯有利。
此处,所记载的就是,周人兴起时,定居立国的历史时刻。
六二:屯如 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解:行路踌躇,驾着马车原地回旋,不是前来抢劫,而是迎娶新娘。占得这个女子不能孕育,十年才能怀孕。
此处,所记载的是周人定居后,遇到种种困难,部族发展并不兴旺。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解:追捕野鹿,没有虞候。思忖着鹿逃入山林。君子机灵,认为不如放弃。深入山林,认为会有危险。
此处,所记载也是对当时部落生产生活的一种描写,即狩猎活动。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解:驾着马车原地回旋,这是寻求婿姻。放胆前进,必定吉利。
此处,所记载是描述部族通过联姻的方式和其他部落联合壮大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解:屯积肥肉。筮遇此爻,问小事则吉,问大事则凶。
此处,所记载说明部落得到了发展,物质生活明显提高。小扩展发展吉利,大迈步扩展前进则凶,不易冒进。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解:驾着马车原地回旋,哭泣无声,滴泪涟涟。
此处,所记载说明部族发展步子太大,又回到了起初的困境。
包括后面的卦象,基本都是在记录历史事件,我不做详述。
所以《周易》是一部历史书籍。那么,同样是记录历史的史书,为什么只有《周易》具备数往知来的作用呢?
因为,周易记录历史是取八卦象形的抽象描述,而我们其他的历史记录书籍,多以纪传体、编年体为主。纪传体,更像是讲诉故事、编年体则是侧重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而周易是根据八卦象形的方式进行编排的,所以当相同的卦象呈现时,就预示着曾经的历史经验是什么样的情况。
就好比一条马路上,有一个坑陷在路中间,前面的车在坑陷处爆了胎,竖起一个警示标志。当这个坑陷还没来得及修补好之前,那么后面来的车就可以根据警示标志,就可以避开危险。所以,才有读史明志一说。因为,人类社会发展而来,很多事情都是在历史重演,比如土地兼并、外戚专权、宦官干政等前人的经验,对后世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周易》因为是从八卦相错而成,所以就离不开干支、河图、洛书、阴阳、五行的理论,《周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这一段内容就是解释,象与数之间的联系。理解了这一层的内容,再结合前面“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就不难理解《周易》在预知将来方面的实际应用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