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此文写于2013年1月)
采撷读写绘之光,捧在我手心
——我读《手心里的光》随感
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烟花三月下扬州。
两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与广大新教育同仁到扬州市宝应翔宇实验小学参加新教育全国开放周学习。我是幸运的,幸运遇到新教育。新教育如灯,点亮了我的教育生命。但我尚不能说自己是新教育人,因我还未能完全走进他,尚未用生命去皈依、承诺、信守……
这个假日,我读了新教育儿童课程项目主持人马玲老师写的《手心里的光——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读写绘】项目用书》,每读一次都有感悟,在此采撷几缕读写绘之光,愿他能点亮自己,同时也点亮孩子。
“读写绘“项目的核心首先是读。人类的经验证明:绘本、故事、儿歌童谣是儿童在这个生命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通过读绘本、故事、儿歌童谣,孩子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整体地学习语言、文字、图画语言、情感、思想、人类故事。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绘本呢?绘本对于儿童的学习又意味着什么?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一、绘本、故事、儿童诗歌是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
绘本的妙处在于通过绘画语言生动地表达故事情节。文字无法展现出来的,绘画则可以表达;绘画语言与书面语言相结合使作品表达上相得益彰,让故事更生动完美;绘本故事的画面也可以让孩子知晓自己不懂的词语或未见过的事物。
《蚯蚓的日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绘本。一条小小的蚯蚓,从我的视角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我与世界、成长所遇到形形色色、友谊、亲人、心愿、成绩单、相册等。文字简洁富于童趣,画面生动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引用资深幼儿图书编辑冰波的一段评论:“每一篇蚯蚓的日记,都精彩到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它。作者的想象力之独特、观察力之细腻、情节之生动、细节之丰富,足以让我们惊叹,而试图去分析它这种精彩,似乎都已经是多余的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76898/11c655517d545f4d.png)
我曾在以前任教的一个班级讲过这个故事,我一边讲,一边和学生一起表演这个故事,模仿小蚯蚓的神态、动作、猜测它说话时的语气声音……教学的细节我已记不清了,而共读时教室里此起彼伏的笑声,却清晰在印在脑海之中。孩子们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快乐的,阅读也就和愉悦快乐联系起来,哪个孩子会排斥如此美好、有趣的阅读呢?这就是绘本的奇妙啊!一条没有胳膊没有腿的小蚯蚓该如何走路、写字、跳舞、做手工……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之后孩子们又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小动物日记。有《天鹅的日记》《小猪的日记》《小狗的日记》《小狮子的日记》《小熊的日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76898/adfcbfa2e5cf23a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76898/fe51a2ff54b85616.png)
从这些孩子的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蚯蚓的日记》的影子,也能看到属于每个孩子独特的生命的颜色。他听了、经历了这个故事,故事也成为孩子自己的一部分。因为对绘本故事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想,下次我为孩子们再讲这个故事时,因为再次赏析这个绘本,从故事的情节和画面的欣赏方面会做得更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乐趣、更丰富的想象……
二、他同时在听一个高度典型化的人类故事,而经历故事就是经历别人所经历过的。
当一只绿色的小狼出现在一群小灰狼中时,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被嘲笑?被驱逐?被咬噬?被排挤?……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在《小绿狼》这本图画书中 的那只绿狼,遭遇的还算是最轻的一种——被嘲笑。为了能融入到灰狼伙伴们之中,在伙伴们的起哄声中,小绿狼发誓要改变自己,但几次变色却都没有成功,或成为灰狼们的笑柄,或自己遭受挫折。懂得魔法的小仙女也不能帮助小绿狼。在接连把他变成金鱼和小鸟后,小绿狼还是决定做本来的自己——就像他最后宣称的一样:“是的,我就是一只绿色的狼,不过,那又怎么样呢?” 这是多么重要的宣称!表明小绿狼已经认同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认识自我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无论从身体、外貌还是从心理、思想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会不停地面临角色定位的问题。一些人终其一生,仍然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只有借助药物和酒精逃避现实,或者在偶像崇拜中映射出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看上去容易,实则很困难,因为每个人都会从其他人的反应中来定位自己。你的长相、性格、语言等方面和其他人不一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当然重要,但有时又是自负的同义词;相信自己,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其实也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方面。
这本书也会在孩子那小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种子:不管怎样与别人不同,你都要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样子、声音,喜欢自己的字、自己画的画。你就是一个快活自信的小绿狼啊!
这仅仅是一个小绿狼的故事吗? 反观人类自身,是否就比那些灰狼更清醒呢?人类的多少悲剧,就是因以“我族”为中心,无法接纳其他人(族类)而产生的。 在遭遇生命中的黑暗时,认识自我是黑暗中的一盏灯;在遭遇社会的黑暗时,集体宽容是黑暗中的一盏灯。这样的灯亮多了,人类的个体和群体就有了更大的希望。(上文转百度百科)。
从这段的学习中,我懂得了解读绘本故事的一个方法。优秀的绘本故事,除了故事情节本身,还常常带给我们一个高度典型化的人类的故事。孩子们经历这个故事,故事就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颗小种子,故事就在孩子们心中活了起来,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将来他的成长的历程中遭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能用故事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故事又成为他自己故事。
三、他同时在思考自己目前或者将来将要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告诉他该如何正确地做出道德上的选择。
比如霸王龙温馨绘本系列《你真好》。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只粗暴的、凶恶的、自私的、任性的恐龙,经常欺负弱小的恐龙。有一次他不幸从悬崖上掉到大海里了。这时候,我这样问孩子们:你们希望他怎么样?是就此被淹死还是希望被救上岸呢?孩子们在这里面临着道德上的选择和判断,结果如何没有关系,因为故事要继续。接着讲故事,霸王龙被薄片龙救上了岸,薄片龙还为霸王龙舔背疗伤。其他的恐龙见到霸王龙是远远离开的,霸王龙没有一个朋友。那么此时的薄片龙啊,你为什么要救霸王龙呢?孩子们众说纷纭,不必评判孩子们如何回答。继续讲故事,霸王龙与薄片龙之间的对话,又是非常微妙曲折的故事情节。霸王龙为了得到薄片龙的信任和友谊,面对薄片龙的发问,连着撒了几个谎:“我,我吃红果子;我最霸道的家伙了;我可不知道什么霸王龙;我有很多朋友……”这时候,老师可以问:“霸王龙啊,你为什么一次次撒谎呢?薄片龙呢,会相信霸王龙的话,和霸王龙成为好朋友吗?” 这时孩子们又面临着问题,思考着问题,做出道德上的选择,而孩子今天做出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他目前或将来要遇到的问题,影响他一生的选择。
绘本啊,故事啊,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将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孩子有幸伴随着经典的绘本故事、童话故事等,度过童年(6——9岁)时大约三年的美好时光。那他的生命将是多么丰富,心灵将是多么充盈啊。
以上的部分仅是我关于绘本对于儿童学习的意义的思考。
读了马玲老师的《手心里的光——儿童读写绘项目指导用书》,我不仅明晰了绘本对儿童生命的意义,还对如何进行读写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学习了更多实验班级学生的写绘作品。我想,以后我进行新教育儿童阅读实验的方向会更明朗,脚步会更从容,目光会更深远。
感恩新教育给予我们的启迪和唤醒。愿读写绘所散发的七彩光芒照亮你我,也由你我照亮更多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