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来自农村平民的巴扎罗夫的形象一直鲜活生动的贯穿于整部作品中,不得不说,巴扎罗夫是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虽然在生命的最后想要追求爱情的浪漫主义,但是,他表现出来的还是他至始至终的“虚无主义”,我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他的“虚无主义”?是他那渊博的知识?还是他那属于贵族最后时期农奴解放初期的社会环境所导致?我不得而知。
巴扎罗夫的个性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来说,应该算是个新鲜事物了,他对一切的否定,导致了属于贵族的阿尔卡季的伯父基诺尔的强烈不满,甚至还导致基诺尔采取贵族绅士的做法要与巴扎罗夫决斗。阿尔卡季虽然出身于贵族,但是对于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在巴扎罗夫与基诺尔进行激烈的辩论时,阿尔卡季依然站在巴扎罗夫这一边,可以想象,在十九世纪中期,关于“巴扎罗夫”式的“虚无主义”在俄国的各个阶层都有不小的影响,我想对于俄国之后的革命应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扎罗夫的性格,同样也导致了他以悲剧的状态收场。在与奥佐金娃初次见面时,对于奥佐金娃她那贵族的生活和言行举止,他刚开始有点嗤之以鼻,奥佐金娃虽然以一个农村来的人晋升为贵族,但是对于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也是十分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巴扎罗夫渐渐被奥佐金娃所吸引,甚至想要放弃所谓的“虚无主义”去追求奥佐金娃所谓的“要么全部,要么全不”的爱情观,但是在奥佐金娃的拒绝后,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重新占据着他的思想,甚至对与他一同来到奥佐金娃家里的阿尔卡季对奥佐金娃的妹妹产生朦胧爱情初期的感觉感到不满,甚至还以一走了之来结束这段在他看来表白之后得到拒绝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