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作者: 舞英社 | 来源:发表于2022-12-29 16:00 被阅读0次

袁世凯要称帝,外界人士大多数都是持反对意见,除了他所笼络的那些部下之外,几乎没有几人看好他称帝。也许袁世凯认为,自己的儿子们即将成为皇子,那他们对自己称帝肯定也是十分支持的吧,哪知道袁克文第一个就跳出来反对。而且,为了让父亲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袁克文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劝说父亲:

乍著吴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灵室转明灯。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摔得越痛”,这原本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身处其中的袁世凯却看不到这一点。袁克文眼见父亲整日沉浸在皇帝梦中,自然也是心急如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劝说父亲放弃称帝的野心,并且以“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来试图让父亲明白自己的处境。

袁克文为了打消父亲称帝的念头,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可惜袁世凯非但不领情,反而认为这个儿子阴阳怪气,于是命人将袁克文软禁起来。袁克文看到父亲执迷不悟,为了免受牵连,于是找了个机会逃往上海,日后又去往天津加入了青帮,成为天津青帮的大佬。因此,民间素有“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的说法。

1925年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袁克文作为袁世凯的儿子,他代表袁家送去了一幅挽联。上联: 埏遂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山供俎豆;下联: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在各界送给孙先生的众多挽联中,袁克文这幅挽联最为惹眼,不愧是大才子,此联一出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袁和孙的恩怨,在袁克文眼中看来,这即是父辈之间的恩怨,也是理念之争。当然,作为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偏袒自己父亲的。不过,在这幅对联中,他还是赞扬了孙先生一生的丰功伟绩,并且引经据典十分得体。尤其是下联“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更是对孙先生当年为了革命让出总统宝座的无私精神进行了赞扬。


历史中有很多是非功过,正如南怀瑾先生的有一个论断比较深刻,那就是有的可以观其文,然后还可以观其人。

而有的人则只需要观其文即可。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又何尝不是苏轼:“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化用呢?

只是文高自然就可以旁征博引,啸聚一方……

——力 2022年12月30日 壬寅年腊月初八 

相关文章

  • 袁克文

    绝怜高处有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

  • 偶得集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绝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 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择选 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真知灼见何处归,淡酒轻酌醉南山。

  • 珍珠翡翠绿麒麟(上)

    乍看微绵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昔日,身穿锁子甲的叶红樱,胯下一匹枣红的剽悍战...

  •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袁世凯和他的皇帝梦

    本来嘛,天下事,就是一个机缘巧合。谁能料到,武昌城内一个擦枪走火,就带来了中华民国。孙文先生当时正在涮盘子,匆...

  • 莫到琼楼最上层

    8个月前,伦敦温布利球场,蓝色的意大利登顶欧洲,放眼望去满眼是高卢雄鸡的泪水,那一刻蓝色是至高无上的帝王。 8个月...

  • 四公子

    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至于四公子的风流韵事,当然传闻更多更广。但我们应该注意,四公博爱众生,爱美女,随处...

  • 紫萸香慢

    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喧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

  • 【五绝•梦同窗相聚】

    五绝•梦同窗相聚 浮云随聚散,风雨各天涯。 世路虽多梗,初心莫染瑕。

  • 关于风的诗词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等闲识得东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u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