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不管出现在哪里,都会带有自己或私或公的目的。就私利来说,比如追求权利和财富,好的名声;再比如就公利来说,出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或想帮助某个组织或特定的人群等等。人天生对未知事物或人有一种戒备的心理,一种警惕心,面对出现在面前的人或团体,不由自觉的会怀疑到他人的动机。即使你的用意出于善良,但如果你不及时向人们做出解释的话,人们也会不断的去猜测你的各种意图,从而心生怀疑。与其藏着掖着,让人心生戒备,还不如敞开心扉,向听众开诚布公的坦承自己的目的或意图。只要你的目的不是过份自私、损人利已的话,人们通常是不会在意的。
那要怎样坦承意图呢?是直白的说出来,还是找一种更有利于对方接受的方式呢?我们来做一下如下设想:
如果一位薪酬是下属10倍以上的CEO,在公司讨论将要面临的收购议题的会议上,发表类似:”我们进行并购是为你们好“之类的讲话,听众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听众心理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并购是仅仅为了我们好?你做为CEO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么?这也太虚伪了了吧。你看,因为一句不当的话,就白白的失去了听众的信任。如果这位CEO换一个说法:并购是为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似乎效果要好很多。在这种方法以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获取听众的信任呢?
答案上肯定的,这种方法就是用听众合情合理的方式讲述你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对他人来施加影响。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尊重听众,把自己置于跟听众统一的位置。如果你认为对方不够聪明,或轻视他们,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和抵触心理。
二、巧妙的告诉对方将得到什么好处。这是讲故事的终极目的,也是你来的意图。
三、告诉对方自己将得到什么好处。比如想劝客户购买你的产吕,那么首先要让客户明白你的意图在哪里,你将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例:
大家好,我叫陈静,陈年老酒的陈,岁月静好的静,一个致力于要把岁月逆袭成香溢四方的陈年老酒的职场妈妈。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多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空姐的考试,笔试成绩是相当的棒,第一名,且是把第二名都甩出了好几条街的那种。对此,我有种胜券在握的感觉,我这祖祖辈辈都没见过飞机的家人们更是对我寄予厚望。过了笔试后还有面试,面对坐在自己对面的一排溜的考官,面试还没正式开始呢,我就已经败下阵来了,手足无措,紧张冒汗,说了我的名字、年龄、和毕业的学校后就没话说了,紧接着就是很尴尬的沉默,现场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最后的结局是不得不与理想的工作擦肩而过。自此以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在演讲方面的短板给补起来,于是留意各种学习演讲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和刻意练习,我当众讲话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自如的面对记者的采访,甚至面对台下上百名的听众。遇见说说100以后,阳颂老师的故事激励了我,我开始渴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大平台,不仅仅是偶尔出去讲讲微课,而是能够帮助更多像我一样有过类似遭遇的朋友,把我的爬坑经验分享给这些朋友,从而让朋友们早日摆脱演讲的困境。所以我加入了说说100,成为了一名金牌讲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