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这样教
一、比较快的得出寓意
二、寓意是比较明确的
寓言的教学关键就是寓言故事的理解,寓意的揭示,寓言使用场合、使用场景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的不是寓意的揭示环节,而是寓言使用场合、使用场景的理解环节。
三、得出寓意是有方法的
教学寓言揭示寓意有三个基本的原则。第一,学生一读就知道的,就不要绕弯。第二,把学生引到故事的情境中来。第三,尽量让学生多说,老师少说。
1.选择法
2.提问法
抓住角色来问。
抓住情节来问。主要是为了得出寓意,这类问题往往用“假如”引出
四、寓言教学可以做思维训练和哲学启蒙。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钱钟书先生则在《读(伊索语言)》一文中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儿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
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其实都讲了一个事情——寓言所揭示的道理是明确的,单一的,如果这些道理和做人的准则没有消化透,将之简单移至到复杂的人事社会中就会有问题。
所以,寓言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1.寓意揭示后,要和生活联结进行讨论。
2.采用群文阅读,人为创设出一个复杂一点儿的阅读情境。
真正好的寓言教学,不是从一个故事里读出很多道理,而是用这个故事里的道理和其他故事里的道理去碰撞。
如《愚公移山》《明锣移山》
课例呈现
寓言长着不一样的脸
从关注独特的言行到寓意
那些“隐身”的寓意如何提炼——运用关注言行的方法,去统整,分析出寓意。
提供寓意,补写结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