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本关于天燃气输送及使用的安全守册,不仅介绍了天燃气的生成,生产的一些知识,还从天燃气的物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易燃易爆,密度比空气轻,无色无嗅无味,易让人窒息。所以,特别警示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应急救护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让我忽然间想到人心中的怨气、怒气和火气,而这都可归为人的心气。可人的心气是在刺激条件下,人的内心的一种心理反应,可不能写一个如何控制心气的守册,因为这个是人心理上的东西,也很难一概而论。可想到这燃气和心气中的火气的相似之处,于是总想把这种感慨说出来。
这么些年来,人们常被告之的一句话是: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在这种认知观念的主导下,于是我们都接了这样的事实——生病是正常的,不要大惊小怪!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疗手段的提高,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在医学领域的运用越加广泛深入,对人的身体健康途径的探索,更是不言而喻!然而,这似乎让人们不免又产生了新的疑惑,这人生病似乎也在不断发展,象病毒也在进化着!不仅病的类型越来越多,而治疗却难尽如人意,于是,客观条件认知推理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空气,水,甚至是土壤等等……,许多的可查找的因素,归结起来似乎都是客观因素。
不可否认,我们对客观事物,包括对身体结构,甚至是病理病因等的诊断,都是非常科学而先进的,却依然有治不了的病。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吃穿用度选择面也越来越宽的情况下,照理说,人们应该有足够的理由来幸福快乐啊!心理上应该更有足够的满足感,安全感,快乐感才是符合推理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没有具体的调查数据,不能随意妄论。而从另外一个侧面,从心理处于亚健康状况群体,甚至是心理疾病问题状态的人群体数据显示,失眠,厌食,暴食,抑郁,躁狂,以及药物依赖……等各种各样的类似疾病的症状人群,却在呈增加的趋势。
健康几乎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们不懈努力追你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其实人体绝大多数的疾病症决都不是单纯的躯体疾患而产生的,而是多跟心理情绪紧密相连。而且,许多疾病甚至直接原因就是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
我们已由对食物的极度渴望,发展转变到了对食物及其他物质的充分自由的选择。躯体的需求层面如此,心灵的需求层面呢?信息的庞杂拥挤而繁多,各种潮流,各种新闻,上至国际大事,小到鸡毛蒜皮,不管这登不登得得大雅之堂,但仿佛都是说的人间事、世间事,仿佛看到的人,总有一一些觉得象那么回事。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内心的情绪就象充足气的皮球,轻轻拍一下,也会跳多高,不再拍也会慢慢平息。而有些人内心的情绪就象燃气,不可近火,而偏偏有时无意中被人点着,就会呈现出满肚子火气,这怒火中烧,烧心也烧脑,一旦失控,后果难料。这真有点象燃气,燃气遇火则烧,属危险品,控制好的燃烧是可利用的能源,可烧水煮饭,产生效益。而人内心的火气如果失控,喷射而出的无名火轻则伤害感情,影响亲情,重则可能造成难以意料的事故!而于内呢,控制好了,它会成为激励一个人成长成熟成材,甚至成就一番大事的力量!于内长期强压火气,也可能导致一个人最终精神崩溃,类似于燃气爆炸!
燃气是气,心气也是气。而心气大的人肚量足够宽阔,这样的人火气不易产生,即使偶尔产生火气,也不易积聚在心中,因心足够大,很容易消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心大的人心中如一马平川,气易顺。反之,心小之人,心中常见高山峡谷,心气容易积聚而阻滞。修心乃是修通心气,是让心气不要总变成火气,怨气,而是有朝气,有志气和力气,能象那灶上的燃气一样,缓缓燃烧煮饭煮菜……
燃气要能为人所用,得管控好,得让它按规定的方式去燃烧,释放出能量,同时化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看来,同理之下,心气也要管控好,少生闷气,别积累怨气,更别乱发火气,而是要象宇宙空间一样,让心理空间变大,容人容事容是非,才能保持心里宽敞,心地坦荡、平和,也才能让心理轻松舒服,才能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才能少生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