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父生病住院,老姨要陪护,把正在念二年级的妹妹放在我家照管已有二十天。
她刚住进我家不久,我们就发现她的身上存在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如厕后不冲厕所、不洗手;洗漱时不挽袖管、不弯腰;吃饭总爱趴在桌子上;穿鞋总是一只膝盖跪在地板上……
而且对一些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出门进门不知道打招呼;不等长辈们上桌,自己拿起碗筷就先吃饭;别人和她说话不看对方、也不知道应答……
不论我们怎么纠正、讲道理、示范,就是不往心里去,只是偶尔能改正一下。
老姨打电话跟我说,平时舍不得让她做这做那,就连如厕后应该冲厕所这样抬手能做的事情她都一手包办,这样我们全家很是无语。
老姨对妹妹这样的教育方式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开始反思我对我女儿的教育,虽然平时我们都很注重对女儿的管教,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有时我们也会出现老姨那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孩子的姥姥。
比如,女儿一玩嗨了或者心情不好时就会乱扔垃圾,姥姥嘴里一边抱怨一边自己就用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了,我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但现在我会把正在玩的孩子叫过来,让她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只有让她亲自做,下次她才能长记性,否则永远只能是大人在给她“擦屁股”。
对老姨家的妹妹也一样,如果她如厕后忘记冲厕所,我会把她叫回来自己冲掉。
饭时,我们会告诉她帮忙摆椅子,拿碗筷,有时会让女儿和她一起比赛看谁做得更好。
小孩子最大的本领就是模仿,有时候我女儿会学小姑姑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都会用自己的行动为女儿示范,她就会发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头头是道的跟我们讲不能怎样做,为什么不能,应该怎样做,好处是什么。
而且女儿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不会单纯的和她说你真棒,而是表扬她具体的行为。我们在教她小姑姑怎样做的时候,她也会在一旁听和看,这也是她学习的过程。
教育不只是专门的行为,它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如果我们不在意,有可能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不作为,孩子就容易给别人留下没有教养的印象,所以,教育在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