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玛丽
我不是狐狸精几年前,有个人说我:“你这个狐狸精!”当然,这个人是个八九岁的男孩,一位同事的儿子,偶然的一次我去图书馆见到这位同事带着她的这个儿子,出于礼节,我对男孩说:“小朋友你好,长得这么俊啊。”他马上充满敌意地回答我:“你这个狐狸精!”
我当时很是愕然,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说我是狐狸精,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男孩言出有因,但因不在我,其中微妙我马上明白,但我是何等人也,我哈哈大笑说:“孩子你真有眼光,狐狸精哪有难看的?你是在夸阿姨好看啊,谢谢谢谢!”而孩子的母亲,那位同事,一直没有什么反应。
几年过去了,但这事我一直没忘,我喜欢打粉红色的眼影,喜欢涂粉红色的唇彩,喜欢时尚漂亮的服饰,这也难怪那位同事的儿子说我是狐狸精,毕竟喜欢修饰的女子总爱招人非议,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小孩子本不知道什么是狐狸精,主要是家长的日常言谈举止影响了他,让他心里有了狐狸精阴影。但这事却使我一直想以狐狸精为话题写点东西,无奈终日忙忙碌碌,像个陀螺,哪有闲情逸致,但不写实在是不痛快,但写的目的是什么?是证明我不是狐狸精?是证明我是狐狸精?是说说狐狸精的故事?是说说狐狸精后面的文化心理、美学追求?
管他那么多呢,随意写,写成啥样就啥样,反正是自娱自乐,反正我对狐狸没有厌恶之情,就算是清汤挂面,我也是照样品尝的有滋有味。
狐狸精得从狐狸说起,人类认为狐狸是异类,可从生命的角度来说,狐狸和人类是平等的,并且最早时人类对狐狸还是敬畏的。中国的二十八星宿里就有心宿,心宿对应的就是狐,亦即心月狐。上古神话《山海经》里就有关于狐的记载,说是青丘有狐,九尾,声音像婴儿叫,人吃了它的肉会长寿。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也有记载,说是大禹治水时忙于治理水患,不考虑结婚成家的事,可是在涂山遇到了九尾狐,便萌生了娶妻生子的念头,九尾狐变幻成涂山女嫁给了大禹。
这个时期把修炼得道的狐狸称为狐仙为多,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青丘白浅、白凤九就是道行很高的上神,并且还深受万民拥戴。上古时代有不少部落具有狐图腾崇拜,将龙、麒麟、凤凰、狐狸拜为四大祥瑞之兽。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到:“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首丘“,具有象征意义。
从狐狸本身角度来说,狐狸的形体优美敏捷,机灵狡黠,与人类相离较近,行动诡秘,具有灵性,所以受到人类的敬畏是道理的。
东晋郭璞的《玄中记》,干宝的《搜神记》,宋代的《太平广记》等,都有狐的故事,其中的狐狸法术高深,具有预示吉凶祸福神性,并不害人。《史记》里的《陈涉世家》中记载陈涉吴广起义前,为了造成一种顺应天势的舆论,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这也从一定的角度证实了当时人们对狐仙神性的深信不疑。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就是取材于民间人与狐结为姻缘的传说。古代时,常德武陵区青年刘海孝顺勤劳,每日上山砍柴奉养双目失明的寡母,感动了一位山上修行的狐狸,这狐狸已修成半仙,口里含一颗宝珠,可以变化成人形,因刘海而动了凡心,化成美丽的女子,取名胡秀英想要嫁给刘海,刘海因为家贫不愿连累她,但胡秀英的真诚终于打动了他,可口中的宝珠被十罗汉抢走,胡秀英现出原形,不得已和刘海说出实情,刘海和老母没有嫌弃她是异类,最终与大家抢回宝珠,刘海也和胡秀英结为夫妻,幸福生活在一起。
这个传说很感人,歌颂了忠贞美好的爱情,也表达了对善良正直勤劳人们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能看出,古代人与狐通婚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狐是没有什么恶名的。
《玄中记》这样写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其它的志怪书籍也大都将狐狸与女人连在一起,加上狐狸这种动物小巧玲珑,毛色柔软光亮,长着瓜子脸,眼睛幽邃闪光,声音稚嫩,跟女人自然就有相似之处。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统治阶级的不断变更,世人的审美心理和思想观念也发生转变,尤其是在隋唐之后,狐仙的称谓好像就被狐狸精替代,而善于魅惑男人的女子就被说成了狐狸精,这倒也形象,诸如“风骚”啊“淫荡”啊“无耻”啊之类的词语也就一并用在了这样的女人身上。比如男人的小老婆、和男子自由相恋的女子,善于勾引男人的女子都被骂成狐狸精,甚至有的女子因为美貌,得到多数男子的爱慕,也被说成是狐狸精。
历史上最负骂名的狐狸精就是商纣的妲己,也是最有名气的狐狸精。《商周列国全传》(也就是《封神演义》)上说,妲己艳若桃花,美丽不可方物,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的美女,送入宫中成了商纣王的妃子,她迷惑纣王,手段残忍,害忠良,杀无辜,使纣王纵情酒色,荒淫误国,断送了江山。可能也就从《封神演义》开始,妲己就同狐狸精概念合一,狐狸精也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封神演义》成书于明朝,这以后,人们对历朝历代的出了名的狐狸精更加津津乐道,像褒姒啊,郑袖啊,夏姬啊,西施啊,飞燕合德啊,张丽华啊,杨贵妃啊等等,因为她们都是迷惑君王的狐狸精,祸国殃民,所以名气自然很大,市井中的一般的狐狸精就不在话下了。
其实想想,这种红颜祸水论多少都有些耍流氓,就好比吃多了美食撑到了反来埋怨美食,玩手机累着了反怪手机,吸毒成瘾反怪毒品,明明是男人禁不住诱惑,明明是男权的无上膨胀,可偏偏把责任推到这女子身上,终究还是有失公允。
提到狐媚,不能不说武则天,武则天本名武媚娘,就这名字都透着狐媚,还偏偏服侍过两代帝王,还偏偏自己又做了女皇帝,这还了得?这不是狐狸精是什么?这触犯了所有男人的底线吧?女人再强大,再有本事,也得是男人的附庸品,没人理会李家皇子们的碌碌无能,没人理会武则天的胸襟气魄和治国方略,仅就她是女人,就开始了口诛笔伐。
那个写“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骆宾王,骂得最为过瘾,他特意写了《讨武檄文》列举武则天的滔天罪状,:“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据说武则天看后嬉笑自若,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不得不叹服武则天的惊人雅量,都被骂成狐狸精了还能谈笑自若,客观评价,与骂她的人相比,格局之高下立见。
清朝的蒲松龄可以说是狐狸精的知音了,他的《聊斋志异》为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狐狸精,她们都化成美丽的女子,在人间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手段,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比如治病救人的娇娜,纯洁自然的婴宁,知恩图报的小翠,深明大义的封三娘,情深义重的青梅,等等,她们是一群可爱的狐狸精,正义的狐狸精,蒲松龄也借此表达了人不如狐的主旨,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进行了批判。
狐狸还是那狐狸,只是人总是在变化。从上古的狐图腾到对狐仙的敬畏,到红颜祸水论,到对男女问题中女子的谩骂,狐狸精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在唐以后,尤其是宋代封建礼教束缚严重的时期,狐狸精一样的女人更是遭人鄙夷,现在终究是淡化了许多。
透过狐狸精现象,我们还是能看到封建社会对女性长期的压抑和迫害,女人的三从四德,社会的三纲五常,都像枷锁一样,让女子苦不堪言,深受其痛。而男子,倒是道貌岸然者多之,嘴里骂着狐狸精,心里还住着狐狸精,是也不是?
东拉西扯,呼应一下前文,我自然不是狐狸精,我只是一位爱美,爱生活,爱他人,相信爱情,追求雅致的小女子,如此,而已。
(粉红玛丽作于2018年冬日)
文章为作者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