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30岁,饭爸31岁的时候,我们有了饭饭
31岁以后才要第一个小孩大概是比较晚的年纪
可我跟饭饭爸并不觉得晚
因为就算是这样,饭饭还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
01
25楼扔下去的化妆刷
饭饭一岁八个月的时候,我梳妆台上的化妆刷一把一把的老是不见了。我知道是他拿去玩了,可是找遍了家里每一个角落都找不到。
一个周末的早上,饭饭爬到了飘窗上,从飘窗边我的梳妆台上拿了把化妆刷开始刷窗户玻璃,我看着微微打开的窗户,很怕他把化妆刷扔下去,那是25楼。
我哄他给我,他以为我在跟他玩,我过去抢的时候,他一把把化妆刷从窗户防护网上的小格子里扔了出去,然后哈哈大笑。
我懵逼了,窗户外的那块地方是楼下的绿化,里面很少有人,可是下意识我感觉这是非常危险的动作。我试图跟饭饭讲道理,可是他才一岁半。
我叫了饭爸帮我抱着饭饭到了客厅,然后把电视关掉。饭饭虽然还那么小,可他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我问他,是哪只手手把妈妈的笔扔掉了?他看着我有点小紧张。
我找出了一根筷子,点了点左手,问他 ,是这只吗?他摇头,把右手伸了出来,我拿着筷子打了下去。我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要打你手吗?他望着饭爸哭,饭爸不说话也不帮腔。
我不管他能不能听懂,跟他说:
1.楼下可能有小猫小狗,那支笔掉下去会砸到小猫小狗的,小猫小狗要是手上它的爸爸妈妈会很伤心;
2.那是妈妈的东西,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动了我的东西;
3.窗户是用来吹风的,不是用来丢东西的。
当时我是气急,不管到底这么说对不对,只是想要把不能这么做的原因以他能明白的话告诉他。
02
邀请他来厨房
饭饭扔我的化妆刷是在2016年,两年后的2018年3月9日,广东省东莞市一个三个月大的女婴被高空坠落的苹果砸伤,医院的诊断是重度颅脑损伤。经过DNA对比,扔苹果的事小区24楼的一名11岁女孩。
自第一次饭饭扔了化妆刷之后,我跟饭爸会偶尔提醒他不可以做这件事,并且随着他的长大,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会更新“不能扔”的理由。
让他知道窗户是用来吹风的,不能用来扔东西——他跟学习碗是用来吃饭的,鞋子是用来穿的一样,知道窗户也是用来吹风的,这是规则感。
化妆刷是妈妈的,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动了我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你都可以拿,你需要经过我的同意,这是尊重别人。
楼下小猫小狗会受伤——这是唯一触及“不能扔”真相的理由,我只是想要他知道如果那么做了会带来让他很伤心的后果。这是学会分析后果。
我是事后分析派,跟饭饭说这些理由的时候,我并没有想那么多,可是现在来看,在饭饭很小的时候,我跟饭饭爸以非常幼稚的语言就教了他很多的道理。
厨房很危险,我不希望他在我们不在的时候进去玩。
我跟他说:
厨房是妈妈跟阿姨的专属地盘,你的玩具角是你的专属地盘,电脑桌是爸爸的专属地盘。
如果没有经过我们的邀请,希望你不要进来。如果我们想要去你的地盘也会问问你的。
饭饭很爱这个游戏,他会站在厨房门口说,妈妈我想进来一会,你邀请我好不好,我说好的,我邀请你进来参观。他也会经常邀请我去他的玩具角。
把你希望他知道的事情以游戏的方式告诉他,并且不断加深这个印象。
03
送你的跟借你的
饭饭一次做手工,需要一些红色的印泥,家里没有。
我拿出我的口红,对他说,我有这个也可以做出来那个效果,但是我有点不想借给你。饭饭说为什么啊?我很想完成这个作品。
我说,我很喜欢这只口红,如果你能轻轻的用,不搞坏不搞脏就借给你。饭饭一再跟我保证会轻轻的用。用完以后他拿给我说:妈妈你看我没有弄坏。
我的口红和任何一件化妆品都没有被他搞坏,并且他会维护我的东西,告诉饭爸,这些是妈妈化妆的东西,你不要动。
我们送饭饭的礼物或者家里的一些东西,他拿到了会问问,是借的还是送的,他自己会判断如果是借的要保持完整,是送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处理一下。
再然后他在处理一些从别处得到的礼物的时候,我们告诉他,这是XX同学送的,你珍惜一点,这是什么什么活动的纪念,也许以后不会有一样的礼物,你收好。
幼儿园里,饭饭也会应用“借”与“送”,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他需要一个零件会问问能不能借给我?避免了很多的不问自拿的情况。
你得明白送和借的区别,并且会根据这个区别去处理。
很多的规则感和控制能力,是在家长潜移默化的时候教给你的孩子的。
04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昨天木头妹给我看了她在乐桑说里面写的《12岁,你可以去坐牢了》。因为两会上,30名代表联名建议修改未成年人的最低刑责年龄。
从一个做妈妈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被保护。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会长大,需要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饭饭快要五岁了,在幼儿园里他已经需要为自己跟小朋友之间偶尔的冲突负责。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了,如果是他的问题,除了大人的道歉,他也需要道歉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
在家里我们也会采取一些小手段让他明白,如果你做出了一些不好的行为,那么你会相应的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取消出去玩的时间,取消玩玩具的时间......
饭饭非常明白,根据他不同的行为,他需要承担一些后果。
很多次,在繁琐的日常里,我跟饭饭爸都差一点妥协,但是所幸我们的年纪算是“老来得子”,我们已经过了“萌化了”就让我们心软的时候,可以更理性去思考一些问题。
在饭饭的这个年纪,他有他的好奇心,但需要他的控制力与秩序感来平衡他的好奇心,以免他的好奇心带来一些危险的后果。
这最本质的是他需要对自己能够接触的东西有比较清晰的判断。
他开始跟这个社会有了初步的接触,这个接触是建立在他认为这样OK的基础上。而他认为“这样OK”是我跟饭饭爸日常行为带给他的判断。
小孩的很多问题不是“他还小不懂事”,而是做家长的你懂不懂事。
不因为他很小就轻易妥协,不因为他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丢掉自己的规则找借口说“他还小”,我们从不为自己找借口说“我还小”,也不要轻易的打破这个规则去说“他还小”。
愿他成长为他,而我依然是我。
饭饭妈碎碎念:
养了个娃改变了我很多的思想,如果可以我希望跟你们交流更多小朋友成长的问题。
不定期码字。微信公众号:乐桑说(lebule8888)。
如果有任何育儿之类的问题希望交流,可以后台留言。
如果有希望讨论的小朋友成长话题,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