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莱曾说,他的成功源自他没有奢望自己是一个奇才,把时间浪费在设计某种新方法上,而是把目光盯在了投资中最优秀的玩家身上,分析他成功的原因,效仿他的做法,而且特别注重细节。
他说,他的投资方法很简单,先通过效仿巴菲特,后来通过效仿巴菲特博学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1999年,当他认为自己建立了完整体系时,他出售了自己的技术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投资业务。从2000年到2018年,他执掌的对冲基金的收益率高达1204%,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仅为159%。
如果你在1999年他开始管理该基金时投资了10万美元,那么到2018年3月31日时,你的资金将增加至182.65万美元。
帕伯莱说:“人类的DNA中含有奇怪的物质,它们使人无法采纳好主意。人们会觉得像优秀的人学习是一件不太荣耀的事情。并且会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带有偏见。”
帕伯莱曾读过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写的一本书,书里有这样一则警示性故事:在一条街的两边各有一家自助加油站,一家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例如免费清洗挡风玻璃)生意兴隆,而另一家只勉强维持。假以时日,后一家加油站的客户肯定会转向前一家加油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错误让帕伯莱感到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只需要简单地效仿更出色的策略就可以了,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情了。
帕博莱接着说道,他之所以在商业中赚到了第一桶金,是因为很久以前就学到的一点是:不断观察行业内外的情况,当你看到有人在做明智的事情时,要强迫自己也这么做。而不是诋毁他的明智,以衬托自己不那么糟糕。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甚至是陈词滥调,但这个习惯对他的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帕博莱没有沃顿商学院或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流学校的MBA学位,没有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资格,也没有在华尔街工作过的经验,但是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是因为他愿意向强者学习。他一直将自己的一生视为一场比赛。
帕博莱曾说:“我想参加我确信自己能赢的比赛。如何赢得比赛实际上已经有更优秀的参赛者告诉你如何获胜。好消息是,大多数人对此嗤之以鼻,因此我正在与不懂规则的选手比赛。”
实际上巴菲特对效仿之法也并不陌生,他说:“如果能从其他人身上学习,就不必过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你可以运用你接触过的最佳想法。”
当然了学习最佳想法不代表盲目照搬一切,关键是要取其精华,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
例如,格雷厄姆主张投资多样化,而巴菲特则通过将赌注集中于少数被低估的股票而致富。巴菲特借鉴了格雷厄姆的做法,他根据情况以及时代的变化调整和完善了这些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