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危险的三年级现象吗?
不少孩子,小学一二年级学习还可以,到了三年级成绩就开始下滑。
上课跟不上,作业不会做,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最关键的是,三年级的状态,不止影响孩子当下的表现。一项学龄儿童成长跟踪调查曾指出,孩子到小学三年级(9岁)时,就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学习模式,这套模式将影响他未来整个学习生涯。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未来学业顺利,三年级这道坎,我们是一定要帮一帮孩子的。
下面是预防“三年级危机”的方法和建议,一共有5个关键点:
第一,要帮孩子早早做规划。
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它一定是需要做规划的。具体要怎么规划呢?
可以按照年龄段来进行。4个阶段,父母的养育重点不一样:
0-3岁,多帮孩子建构安全感!多陪、多亲、多抱,并且最好确保抚养人稳定。
环境上的稳定:不频繁更换抚养人和抚养地点;
心理上的稳定:抚养人不随便发脾气。
3-6岁,帮孩子建立好的习惯。这阶段,但凡孩子能自己做的事,一定不要轻易替代,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6-12岁,多陪孩子体验学习的趣味及成就感。这里的学习,不单是狭隘的校园学习,是所有能学本领、涨见识的新鲜体验。
12-18岁,跟孩子做朋友。最好跟孩子定期进行坦诚的沟通,确保孩子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适应这个社会。
第二,一定要留意孩子的专注力。
一项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上课注意力都不能集中。
小学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简单,加上不少家长给孩子提前做过学前启蒙,所以就算专注力存在问题,也看不太出来。但是三年级开始,学习内容增多,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就会被放大,孩子之间的差距也就明显了。
如何避免孩子的专注力出问题?
*当孩子专心玩的时候,尽量不打扰!
*家里的玩具不要太多、太乱,不然容易让孩子分心!
*不要总是唠叨、吼骂孩子!心理学上有一种“不专注”,叫做“防御性不专注”,说白了,就是孩子为了反抗父母的啰嗦和控制,会故意不专心!
低龄孩子,父母可以多陪着玩“角色扮演”游戏,比如扮演医生、消防员、收银员等,利用手边的玩具,通过趣味互动,陪孩子把游戏时间“拉长”。这种加长版游戏玩多了,孩子专注力的持续时间自然也会变长。
大点的孩子,家长可以陪玩益智类游戏,数元的数形拼玩,益智闯关游戏等。
第三,一定要重视阅读。
多背多读多认字。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级很少看课外书,积累过少,到了三年级,首先写作文就会遭遇巨大的挫败。
当然不止是作文。其他科目也会连带受影响。
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所以,千万不要盲目跟风,给孩子报一堆兴趣班。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
家里一定要有书柜。各种书都要接触,数学、历史、文学、科普、艺术、哲学都可以。
不止要陪孩子读纸质的书,还要经常带孩子去“读”社会这本大书。比如,多带孩子出门亲近大自然,多带孩子体验各种生活,多跟孩子交流社会热点,以及鼓励孩子参加辩论、演讲等活动。所有这些体验,都能充分促进孩子的理解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提升。
第四,一定要重视基本的计算能力。
资深数学教师强调:小学阶段,计算是重中之重。基础没有打好,后面就会出现问题。
计算基础打得好,数学是可以越学越轻松的。
如何巧妙地进行数学启蒙?下面这些方法可供参考:
学龄前,多带孩子玩数数的游戏。
散步的时候,爬楼梯的时候,都可以带着孩子学数数,从小数到大,每天往后多数几十个数。
4岁半左右开始,孩子进入“数学敏感期”,可以多陪孩子玩数学的游戏。国际数元是很好的数学玩法,针对幼儿特点进行数学启蒙右脑开发。
父母平时如果辅导作业,也记得多夸下面这两点:
第一,宝贝,你的计算速度有进步了。
第二,你的计算准确率,比之前提高了。
积极认可孩子在这两方面的数学能力,会更容易培养起孩子对数学的信心。
第五,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你听过数元学习法吗?
它被誉为可以让人短时间内弯道超车的学习方法。
简单理解数元学习法的原理,就是“以教为学”。
运用到育儿中,就是家长要去装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
多请孩子当“小老师”,把学到的知识教给我们。这个过程很微妙。
孩子会在教父母的过程中,觉察到一个知识点自己到底学透没学透,进而更好地查漏补缺。
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研究证实:
每种学习方式在我们脑袋里的知识留存率都会不同,孩子们平时的学习方法,大多都是听讲、阅读、看老师演示这一类的,可惜,这类学习方法最高的留存率也没超过30%。
而数元学习方法,处在金字塔最下层,知识留存率高达到90%!
当然,你还可以陪孩子找到更多好的学习方法。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孩子的学习成效。
关于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好能够确保,你永远比孩子更加淡定一点儿。
正如一位心理学前辈说的:“如果孩子对学习比你更着急,那么你就是成功了。如果总是你比孩子着急,那么就是你越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