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李纨,同时也想到了我的母亲,更想到了我自己。所以今天想分享这句话。
读书时,对每一句话或者每一段话的遇见,都是故事也是经历,所以这也成了一种“扩大”。
喜欢读书学习的同事,又从图书馆借来了一堆书,顺手给我推荐了一本《郦波讲学习之道》。他说我肯定会喜欢。他知道我喜欢看古文经典,同时也都很关注亲子教育。
我向来信奉“书非买不可读也”,因为借来的书,我没法做任何记号。我读书,定要拿上一支铅笔,看到喜欢的词句,必要划上重点,偶有会心思悟,也会在旁边写下来。
下午本来有一项工作,但配套材料拿走了,我无法继续完成。手头无书,便捧来一读。
近日,我沉迷在“大家小书”中的《闲坐话诗经》里。作者的文字读来是浅显易懂的,但是引用了很多人的考据,读来便有了一些难度,尤其是重新跟着作者读《诗经》,好些字不认识,好些语句不理解,便多了查《新华字典》和百度百科的功夫。
所以刚开始看时,我是极不适应的。郦波老师深入浅出、谆谆嘱咐,更像在给学生讲课,适合青少年读,当然引用的经典,我还是一一抄录在学习笔记本上。
书本不厚,文章不长,专注一境,很快就读了大半本。
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带孩子们一起读,再回来看作者写的导语时,才发现他就是希望父母能跟孩子一起阅读。因为他讲述的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若能亲子阅读,便是最好的陪伴。
郦波老师在书中讲述了一段亲子故事。
“分半纺丝分半读,与娘同听五更鸡。”这样的画面来自于描绘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和他的母亲的《机声灯影图》。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五个孩子,靠做女红维持一家生计,但是不管生活如何困窘,不管劳作如何辛苦,他的母亲从未放松过对洪亮吉的教育。洪亮吉成名后,请人为其母亲和他自己画图,便留下了传世名作。
母亲“课子”,是中国的传统。古有“孟母三迁”,今也有“海淀妈妈”“朝阳妈妈”。
《红楼梦》中的李纨,在大观园里稻香村,也是一边耕作,一边教子。所以在贾家衰败之后,又有了“兰桂齐芳”。她的儿子是贾兰,也是丈夫早逝,但在她的陪伴下,儿子读书很勤奋,也颇得贾母喜爱。
她的月银是十两,因为孀居的缘故,贾家又特意补了十两,所以她应该是比较富足的,还可以在稻香村生产收租。但是相比宝玉来说,贾兰的条件绝对是寒碜不少的。
李纨对贾兰,也是“分半纺丝分半读,与娘同听五更鸡”。虽然这只是小说,但想必曹雪芹在安排李纨和贾兰的角色时,心中也是有一幅“课子图”。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当年,也是一边打毛衣,一边陪着我。我的学习,其实一向是比较自主的。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母亲身患重病,我唯一的机会就是读书。
那时候想得很简单,以为考上军医大学,就能给妈妈治病了,不知道后面的路还很长。
只读了两三年书的她,没有办法辅导我的功课。但是对于我读书,她却极为严厉。从上小学开始,必要我成绩在前列,要是成绩退步了,回家必然有一顿棍棒等着我。
初中升高中那一年,她几乎每日陪我到半夜。她身上有好几种病,有时候实在撑不住,坐在那儿就打鼾了,可半夜醒来,看到我还在复习刷题,她还是会于心不忍,催我早点睡觉。
再穷不能穷孩子,我就是她全部的希望。她极为努力地耕作,攒着卖鸡蛋作物的钱,匀出买药治病的钱,在新华书店毫不犹豫给我买书。
后面的路很长,她最终没有等到我。我没有考军医大学,也没有成名成家,但是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读书写作,带孩子们一起在书房读书,成为了我的日常,同时也成为了家风传统。我对孩子们读书,也是比较严厉的。
郦波老师引用了袁枚在《与弟香亭书》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夫才不才者本也,考不考者末也。”我读来甚为认同。
考试分数不是唯一,清华北大也是终点,关键还是要坚持读书,日新日进,要苦练真本事积累真才干,不管将来分数如何,成绩如何,始终都会有机遇,在哪儿都不会落后。
也不枉古今母亲“分半纺丝分半读,与娘同听五更鸡。”
孩子们给我叠的爱心书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