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安谧的夜晚,万籁俱寂,我想到了鲁迅当年一个人在黑夜里独自徘徊的身影,孤单影只的他不被人理解,婚姻被母亲安排,家族生活中被兄弟排挤,思想上遥遥走在时代的前列,他是一个多么孤独的人。孤独是生命常态,所以他写《祝福》里祥林嫂的生命状态也是那么的孤独。身份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样,本质却是高度一致。这是最近读祝福的新体会。
祥林嫂娘家人只字未提,遇到夫死,被逼改嫁,娘家人无人做主,无人撑腰,也无人阻止。连姓什么也没有提起过。一家之主的祥林去世,她被婆婆卖掉,改嫁。没有选择不嫁的权利,也没有选择再嫁谁的权利,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改嫁后,生了儿子阿毛,安定的时间不长。就再次夫死,甚至子亡,堂伯甚至收屋,撵她走,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只能再去老主顾家当帮佣。可恶的是鲁镇也不是她能容身的地方,大家嘲笑他,讥讽她,捉弄她。生前冷酷无情地待她。死后也是淡漠的被提起。鲁家阻止甚至剥夺了她参与祭祀准备的权利,哪怕花了一年的工钱给庙里捐了门槛,依旧无法接纳认可她,她进入不了鲁镇的人的圈子里。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大家一步步把祥林嫂逼入绝境的。读罢全文,能感受到她的彻骨的孤独寂寞。鲁迅如果没有过类似的境地,他笔下是很难塑造出让人们难忘,经典的孤独凄凉悲惨的祥林嫂形象,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眼睁睁看着祥林嫂无法挣脱的困境,自己却是无可奈何。鲁迅再次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不就是无奈和孤独吗?
网友评论